改进“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尝试
刘传佳 蔡传平
初中物理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课本的安排是先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再用演示实验推导出定律,进而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按此顺序教学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一定律。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跟人们日常感性经验相符合,学生已习惯地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是学生学习牛顿第—定律的一大心理障碍。教学中,如果先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会先入为主地使学生的错误经验得以强化,无疑会增加教学的难度。
其次,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的前一阶段,学生的大脑正处于兴奋的集中期,对信息的吸收率最强,这时接受的却是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恰好正值学生大脑兴奋的分散阶段,造成了教学重点与科学用脑最佳期易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如下调整。
一、依据先入为主的规律,首先确立牛顿第一定律
在导入新课后,紧接着演示斜面小车实验,让学生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想象,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使他们在头脑中率先形成正确概念。
二、深入剖析,加强学生对定律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定律的描述对象、适用条件和结论等方面对定律进行认真剖析,并结合大量实例得出静止和运动物体的不同结论,设计如下板书:
三、广泛讨论,澄清错误观点
1.驳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当学生头脑中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后,教师再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提出如下问题: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②如果不正确,错在何处?③怎样解释从“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停下来”的现象得不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充分进行分析讨论,并解释有关现象,引导学生认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之处和根本原因。
2.澄清感性经验的错误影响
为澄清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感性经验的错误影响,我们还提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抛出的小石块,为何在地面上滑得近而在冰面上滑得远?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自行车,当人停止用力后,为何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路程,但又不能一直运动下去?进一步加强对牛顿第—定律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