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围绕的山村(张大千画的部分)
古代的人,烧饭、取暖用的能源都是柴火。农作物废弃的茎叶,山上的荆棘、树木等都是柴火的来源。这些柴火烧起来都要飘出烟,柴火灶必须连有烟囱,让炊烟飘上天空。因而人与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烟稀少”或“人烟稠密”是常用的词汇,“渺无人烟”,会使旅途劳累的游子,感到荒凉与寂寞;看到了炊烟,就知道前面有了人家,会使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因而古代诗人,看到了袅袅炊烟,就会写出令人神往的诗句。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了后人多少美妙的想象空间!陶渊明在《归园田居》诗中这样写:“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试想多年远离家乡的陶渊明,看到了墟里的烟,感到家乡近在眼前,会给自己多少亲切的感觉!范仲淹在词牌为《苏幕遮》的词中这样描述秋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要是没有写水波上朦朦胧胧的烟,“碧云天,黄叶地”的秋景就要逊色不少。烟是古代诗人与画家寄托乡思、描述美景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幅烟雾朦胧的山水画要比一幅清晰的画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现代,烟却是讨人厌的污染源。试想,假如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一日三餐,家家的屋顶都飘出浓烟,那污染就没法让人安居了。
烧柴火得到能量,实际上是让植物中的碳元素迅速地氧化,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和热能。用大家熟知的元素符号来写出反应过程,就是:
要是燃烧时氧气不充分,还会产生让人中毒的一氧化碳,即: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气体都是无色无臭的,放到空中不会形成烟。烟是什么呢?因植物中除了碳,还有硫以及氮等化合物存在,这些经氧化所成的氧化物以及没有氧化完的碳的微粒,飘在空中,就是烟雾。烟雾必须用烟囱排出屋外,否则屋内无法住人。没有统一供应的暖气设备,更没有电暖气,又不能像农家那样烧炕,古代的达官贵人、大户人家,要在房内取暖,必须要得到纯粹的碳。因而古人就发明了伐薪烧炭的办法。造一个窑,让木材在氧气不充足但温度却比较高的状况下燃烧,这样可以让木材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分解,因为大多数杂质要比碳活泼,容易氧化,碳没有被氧化而杂质却先和氧发生反应形成固体微粒或气体跑掉了,就剩下了碳元素,也就是俗称的炭。烧炭是很辛苦的工作,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一首诗《卖炭翁》,其上半首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毛泽东选集上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就是纪念为烧炭而献出生命的战士张思德的。
卖炭翁(取自齐白石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