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惠施(约公元前70~前318)。惠施是一个高官,做一国的相。二人的地位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对学问都有研究,还经常在一起切磋和交流,争论起来是毫不相让的。对于宇宙的研究,惠施有一个命题是: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其中“小一”是有限的,是一个可以分割物质的极限,它接近于今人所说的“原子”。“大一”的概念接近于今天“宇宙”的说法。因而“小一”与“大一”的统一性就表现在于“小一”可以积累成“大一”,“小一”与“大一”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
儒家学者中也有类似原子的观点。子思写道:
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子思的“大”就是无边无际的宇宙,“小”就是不能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南宋大思想家朱熹(1130~1200)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说:
莫能破,是极其小而言之。今以一发之微,尚有可破而为二者。所谓莫能破,则足见其小。注中谓其小无内,亦是说其至小无去处了。
莫能载,是无外;莫能外,是无内。谓如物有至小而尚可破作两边者,是中着得一物在。若云无内,则是至小,更不容破了。
这些思想大致要表明的是,极大的宇宙与极小的物质粒子是统一的。更加令人觉得有趣的是,今人感兴趣的物体,古人也是感兴趣的。惠施和子思都注意到最大与最小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虽然,古代的先哲们并未明白地说出来,也许未能真正地联系起来,也或许这种联系只是表面的,对于问题的实质尚无找到要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联系应为今人建立起来,能将这其中的问题想个明白。
此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人主张,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下去的,典型的说法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物质是否可分,或可分到什么程度,至今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是一个需要作深入科学探索的问题。21世纪的物理学与天文学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就像16~17世纪的力学与天文学的关系一样。当时产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天体力学,而光学与天文学的结合,到19~20世纪又发展成为天体物理学。也许,物理学与天文学又可产生一门还未有适宜名称的学科。这个新学科可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显示着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不断发展又抱守统一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