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erm ination of Optical Rotation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比旋光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了解旋光仪的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基本原理】
根据立体化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将化合物分为两类:一类能使偏光振动平面旋转一定的角度,即有旋光性,称为旋光物质(或光学活性物质);另一类则没有旋光性。旋光分子具有实物与其镜像不能重叠的特点,即“手征性”。
化合物的旋光程度可以用旋光仪来测定。旋光仪的工作原理见图2-43,它主要由光源、起偏镜、样品管和检偏镜几部分组成。光源为炽热的钠光灯。起偏镜是由两块光学透明的方解石粘合而成,也称尼科尔棱镜。尼科尔棱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栅栏。普通光是在所有平面振动的电磁波,通过棱晶时只有振动平面和棱镜晶轴平行的光才能通过,从而产生了平面偏振光。这种只在一个平面振动的光叫做平面偏振光,简称偏光。样品管装待测的旋光性液体或溶液,其长度有1分米和2分米,对旋光度较小或溶液浓度较稀的样品,最好用2分米长的样品管。检偏镜的旋转角度与化合物的旋光度对应。使偏振光平面向右旋转(即顺时针方向)的旋光物质叫做右旋体,向左旋转(即反时针方向)的叫左旋体。
图2-43 旋光仪工作原理
物质的旋光度与测定时所用溶液的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所用光源的波长及溶剂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常用比旋光度[α]来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当光源、温度和溶剂固定时,[α]等于单位长度、单位浓度物质的旋光度。比旋光度[α]是只与被测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的特征常数。
比旋光度[α]的计算公式为:[α]
式中[α]tλ——旋光性物质在温度为t℃,光源波长为λ(通常是钠光源,以D表示)时的比旋光度;
α——旋光仪显示器的旋光度读数值;
l——样品管的长度,单位以分米(dm)表示;
c——溶液浓度,以1mL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如果测定的旋光性物质为纯液体,比旋光度可由下式求出:
式中d为纯液体的密度(g/cm3);
表示比旋光度时通常还需标明测定时所用的溶剂。
【操作方法】
(1)打开电源开关,钠光灯启亮。稳定5min,直至钠光灯发光稳定。打开光源开关,若光源开关关上后,钠光灯熄灭,则再将光源开关上下重复扳动一两次,使钠光灯在“直流”下点亮为正常。打开测量开关,这时数码管应有数字显示。
(2)零点校正,将装有空白溶剂的样品管放入样品室,盖上箱盖,待示数稳定后,按清零按钮。样品管中若有气泡,应先让气泡浮在凸颈处。样品管端帽不宜旋得过紧,以免产生应力,影响读数。样品管安放时应注意标记的位置和方向。按下复测开关,使显示器回零。重复三次。
(3)测定旋光度,将装有样品的样品管按测空白时的位置和方向放入样品室,盖好箱盖,显示器自动显示样品旋光度的读数值。逐次按下复测按钮,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测定结果。
(4)使用完毕后,应依次关闭测量、光源、电源开关。
【仪器与试剂】
仪器:WZZ型自动指示旋光仪。
试剂:D-果糖,蒸馏水。
【实验内容】
糖的旋光度的测定:
(1)溶液样品的配制准确称取10 g D-果糖,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
(2)用蒸馏水做空白清零。
(3)旋光度的测定将样品装入样品管测定旋光度,记下样品管的长度及溶液浓度。
(4)按公式计算比旋光度,用下式求得样品光学纯度,即手性产物的比旋光度与该纯净物的比旋光度之比:
本实验约需3 h。
实验指导
【预习要求】
1.复习偏振光、旋光度、比旋光度、手性等概念。
2.熟悉影响旋光度的因素及比旋光度的计算与表达方式。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认真阅读仪器“操作指南”。
2.应尽量将待测液装满样品管,若有气泡,应先让气泡浮在凸颈处,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3.重复测定时,应注意样品管的方向,不要将样品管颠倒过来,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4.实验完毕后应将样品管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思考题】
1.有哪些因素影响物质的比旋光度?
2.测定旋光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编写:江文辉 校核:罗一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