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咖啡因提取用乙醇作溶剂原因

咖啡因提取用乙醇作溶剂原因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因为主,约占1%~5%。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因为作为生物碱,咖啡因可与水杨酸成盐,此盐的熔点为137℃。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室常采用适当的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抽提,然后浓缩而得到粗咖啡因。合并二次升华收集的咖啡因,称重并测定熔点。棕色表示有咖啡因存在,红紫色表示有茶碱存在,蓝紫色表示有可可豆碱存在。

Extraction of Caffeine from Tea

【目的要求】

1.学习咖啡因的提取原理和提取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操作技能。

3.掌握升华的操作技能。

【基本原理】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因(又称咖啡碱,caffeine)为主,约占1%~5%。另外丹宁酸(或称鞣酸)约占11%~12%,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约占0.6%。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12.5%)、水(2%)、乙醇(2%)及热苯(5%)等。丹宁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苯。

咖啡因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

含有结晶水的咖啡因是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微溶于石油醚。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178℃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咖啡因具有剌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主要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咖啡因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咖啡因可以通过测定熔点及光谱法加以鉴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备咖啡因水杨酸盐衍生物进一步得到确证。因为作为生物碱,咖啡因可与水杨酸成盐,此盐的熔点为137℃。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室常采用适当的溶剂(氯仿、乙醇、苯等)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抽提,然后浓缩而得到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生物碱和杂质,可利用升华进一步提纯(方法一)。也可用碱液浸煮,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再蒸去溶剂得粗品,用重结晶法进一步提纯(方法二)。

实验方法一:连续提取法

【仪器与试剂】

仪器:索氏提取器,圆底烧瓶,蒸馏装置,蒸发皿。

试剂:茶叶,95%乙醇,生石灰。

【操作步骤】

称取10 g干茶叶末,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滤纸套筒中[1],在烧瓶中加入120 mL 95%乙醇,用水浴加热,连续回流提取2~3 h[2]。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停止加热。稍冷后,将提取液转移到250 mL蒸馏瓶中,蒸馏回收大部分乙醇[3]。趁热把瓶中的残液倒入蒸发皿中,拌入3~4 g生石灰粉[4],使成糊状,然后在蒸气浴上蒸干,其间应不断搅拌,并压碎块状物。最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焙炒片刻,使水分全部除去[5]。冷却后,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以免升华时污染产物。

蒸发皿上盖一张刺有许多小孔且孔刺向上的滤纸,再在滤纸上罩一口径合适的玻璃漏斗,用沙浴小心加热升华[6],控制沙浴温度在220℃左右。当滤纸上出现许多白色针状结晶时,暂停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至100℃左右。小心揭开漏斗,取下滤纸,仔细地将附在滤纸上及器皿周围的咖啡因刮下。残渣经拌和后,再加热升华一次。合并二次升华收集的咖啡因,称重并测定熔点。产品约45~65 mg。

纯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本实验约需4~6 h。

实验方法二:浸煮法

【仪器与试剂】

仪器:蒸馏装置,分液漏斗,玻璃漏斗。

试剂:茶叶,碳酸钠,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镁。

【操作步骤】

在500 mL烧杯中,将10 g碳酸钠溶于130 mL蒸馏水中。称取12 g干茶叶,用纱布袋包好后放入烧杯中约90℃下煮0.5 h,注意勿使溶液起泡溢出。稍冷,取出茶叶包,轻轻挤压。待溶液冷至室温后,转入250 mL的分液漏斗。加入20 mL二氯甲烷轻轻振摇[7]1 min,静置分层,此时在两相界面处产生乳化层[8]。在一玻璃漏斗的颈口放置一小团棉花,棉花上放置约1 cm厚的无水硫酸镁,从分液漏斗直接将下层的有机相通过干燥剂滤入一干燥的锥形瓶,并用2~3 mL二氯甲烷淋洗干燥剂。水相再用20 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分层后通过重新加入的干燥剂。如过滤后的有机相混有少量水,可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或直接加入少量干燥剂),收集于锥形瓶中的有机相应是清亮透明的。

将干燥后的有机相转入预先干燥并称重(加入沸石后称重)的50 mL圆底烧瓶中,在水浴上蒸馏(可不加沸石)回收二氯甲烷。将烧瓶外壁抹干,称重,得粗咖啡因量。

含咖啡因的残渣用丙酮-石油醚重结晶提纯。将蒸去二氯甲烷的残渣在温水浴中溶于最少量的丙酮[9],慢慢向其中加入石油醚(60~90℃),到溶液恰好混浊为止,冷却结晶,用微型玻璃漏斗抽滤收集产物。干燥后称重并计算收率。

本实验约需4~6 h。

附:

(1)咖啡因水杨酸盐衍生物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50mg咖啡因、37mg水杨酸和4 mL甲苯,在水浴上加热振摇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约1 mL石油醚(60~90℃),在冰浴中冷却结晶。如无晶体析出,可用玻棒磨擦管壁。用微型玻璃漏斗抽滤收集产物,测定熔点。

纯盐的熔点为137℃。

(2)提取液的定性检验取样品液滴于干燥的白色磁板上,喷上酸性碘-碘化钾试剂,可见到棕色、红紫色、蓝紫色化合物生成。棕色表示有咖啡因存在,红紫色表示有茶碱存在,蓝紫色表示有可可豆碱存在。

【注释】

[1]滤纸套大小既要紧贴器壁又能方便放置,其高度不得超过虹吸管;滤纸包茶叶末时要严防漏出而堵塞虹吸管,纸套上面盖一层滤纸,以保证回流液均匀浸润被提取物。

[2]若提取液的颜色很淡时,即可停止提取。

[3]乙醇不可蒸得太干,否则残液很粘,转移时损失较大。

[4]生石灰起吸水和中和作用,以除去部分酸性杂质。

[5]如留有少量水分,会在下一步升华开始时带来一些烟雾。

[6]升华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升华过程中始终都应严格控制用小火间接加热,如温度太高,会发生炭化,从而将一些有色物带入产物;温度低,咖啡因又不能升华。注意温度计应放在合适的位置而正确反映出升华的温度。

如无沙浴,也可用简易空气浴加热升华,即将蒸发皿底部稍离开石棉网进行加热。并在附近悬挂温度计指示升华温度。

[7]振摇时,务必缓慢,多次,可来回晃动,否则乳化严重,分层困难。

[8]乳化层通过干燥剂无水硫酸镁时可被破坏。

[9]温水浴下加约2~3 mL丙酮使之溶解,再滴加石油醚至浑浊。

实验指导

【预习要求】

1.了解咖啡因的结构、提取原理和提取方法。

2.温习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升华和萃取等基本操作。

【思考题】

1.提取咖啡因时,方法一中用到生石灰,方法二中用到碳酸钠,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从茶叶中提取出的粗咖啡因有绿色光泽,为什么?

3.方法二中蒸馏回收二氯甲烷时,有时馏出液出现混浊,为什么?

(编写:蒋新宇 校核:罗一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