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因斯坦与玻尔

爱因斯坦与玻尔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玻尔在1913年发表了氢原子理论的文章以后,爱因斯坦就十分关注和敬重玻尔。爱因斯坦第一次见到玻尔是在1920年4月,当时玻尔是应普朗克的邀请到柏林来做系列讲座的。爱因斯坦在挪威的奥斯陆做了三次演讲。可见,即使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以后,玻尔仍然把爱因斯坦作为自己智力上的对手,力求从爱因斯坦那儿得到更多的灵感和启迪。现在,我们转入爱因斯坦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之间的争论上来。爱因斯坦受到邀请,但因故没有参加。

在谈到爱因斯坦与玻尔(更确切点说与哥本哈根学派)争论之前,先要谈谈他与玻尔之间的亲密关系。

玻尔在1913年发表了氢原子理论的文章以后,爱因斯坦就十分关注和敬重玻尔。1919年11月9日,爱因斯坦在给埃伦菲斯特的信中写道:“我对玻尔十分着迷,经你的介绍,我对他越来越感兴趣。你使我意识到,他是一位具有很深洞察力的人,与他在一起一定十分开心。”

1949年,70高龄的爱因斯坦在他写的自传中,高度评价了玻尔的贡献。他写道:

 

在普朗克的基本工作发表以后不久,所有这些我都已十分清楚;以致尽管没有一种古典力学的代替品,我还是能看出,这条温度辐射定律,对于光电效应和其他同辐射能量的转换有关的现象,以及(特别是)对于固体的比热,将会得出什么结果。可是,我要使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同这种认识相适应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这就像一人脚下的土地被抽掉了,使他看不到哪里有可以立足的巩固基地。至于这种摇晃不定、矛盾百出的基础,竟足以使一个具有像玻尔那样独特本能和机智的人,发现光谱线和原子中电子壳层的主要定律以及它们对化学的意义,这件事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奇迹——而且即使在今天,在我看来仍然像是一个奇迹。这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1954年3月20日,爱因斯坦于去世前一年又在给贝克(B. Becker)的信中表述了他对玻尔研究风格的敬慕,他写道:“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像一个永远在摸索着的人,而从来不像一个相信自己掌握了确切真理的人。”

玻尔和爱因斯坦躺在地上谈论着什么。

爱因斯坦第一次见到玻尔是1920年4月,当时玻尔是应普朗克的邀请到柏林来系列讲座的。玻尔到爱因斯坦寓所拜访爱因斯坦时,心地细致、善良的玻尔还带来了丹麦的奶油和其他一些营养品。这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困境中的爱因斯坦来说,实在是太需要了。后来在5月2日写给玻尔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这是来自哥本哈根最好的礼物,那里的牛奶和蜜还在不断地流着。”爱因斯坦的妻子爱尔莎(Elsa)作为主妇也在信中表示感谢:“看到这些精美的食品,我这个主妇的心都醉了。”

爱因斯坦在信中还写道:

 

在我的一生中,很少有人能够像你那样,一出现在我面前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我正在读你的大作,当我在阅读中遇到什么困难时,我很高兴地发现你那年轻的面孔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微笑着并解释着。我从你那儿已经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你对待科学的那种态度。

 

玻尔立即回信给爱因斯坦:“能和您见面和交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我无法表达我是多么感谢您在我访问柏林时对我的友好接待。您不知道,能得到这个盼望已久的机会来听听您对我致力的那些问题的看法,对我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激励。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之间的谈话。”

5月4日,爱因斯坦又写信给埃伦菲斯特表达见到玻尔的愉快心情,他写道:“玻尔来到柏林,像你一样,我被他迷住了。他像一个敏感的孩子,像催眠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行走。”

1920年8月,他们又见面了。爱因斯坦在挪威的奥斯陆了三次演讲。在回柏林途中,他专程到哥本哈根与玻尔见面。除了与玻尔交谈以外,爱因斯坦还在丹麦天文学会了一个报告。8月4日,爱因斯坦在给洛伦兹的信中写道:“奥斯陆之行实在美妙极了,而最美妙的是我在哥本哈根和玻尔一起度过的那几个小时。玻尔是一个天赋极高、极优秀的人。著名的物理学家们大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这对物理学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漫画中的爱因斯坦,真是可爱又可笑。

第三次见面也是在哥本哈根,那是1923年7月,爱因斯坦到瑞典哥德堡接受诺贝尔奖,顺路到哥本哈根又一次看望了玻尔。他们两人从火车站见面就开始谈物理,谈得如此之忘情,以致发生了一桩很可笑的事情。这件事玻尔曾对L. 罗森菲尔德和他的儿子阿格·玻尔(Aage Bohr,19222009,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谈到过,他说:

 

爱因斯坦一点也不比我更实际。当他来到哥本哈根时,我当然要到火车站去接他。……我们从火车站上了电车,就开始对一些问题异常热烈地讨论起来了,以致我们远远坐过了该下车的站。我们只好下车再坐回程车,但是又远远坐过了头。我记不得停了多少站,我们只顾坐着电车来来回回地跑,因为那时爱因斯坦确实对我的研究有了极大的兴趣,当然,其中怀疑成分有多大,我不清楚。但我们坐着电车来回跑了许多次是真,至于别人怎么看我们,那就不知道了。

 

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们见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他们之间注定要成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心智上的对手。对玻尔的一生来说,爱因斯坦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独特的角色。1961年7月12日,玻尔在去世前一年还说:“爱因斯坦的可爱是那样地令人难以置信。在他已经去世几年以后我还是要这样说,我仍然觉得爱因斯坦的微笑就在眼前,一个非常特别的微笑,既聪明,又厚道友好。”最令人感动的是,1962年11月18日玻尔去世的前夕,他工作室的黑板上还有一个1927年与爱因斯坦争论时爱因斯坦设计的“光盒”草图。可见,即使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以后,玻尔仍然把爱因斯坦作为自己智力上的对手,力求从爱因斯坦那儿得到更多的灵感和启迪。

现在,我们转入爱因斯坦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之间的争论上来。这场争论在整个科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前面曾经提到过,1927年9月,在意大利的科摩湖边举行了一次国际物理学家的会议,会议是以纪念意大利科学家伏打逝世一百周年的名义召开的。许多一流的科学家如玻恩、德布罗意、康普顿、泡利、海森伯、普朗克和卢瑟福等人都参加了会议。爱因斯坦受到邀请,但因故没有参加。玻尔在会议上第一次正式向科学界阐述他对量子力学的基本设想——互补关系。玻尔认为自然现象,尤其是微观世界发生的自然现象,不可能同时满足经典物理学的两大要求,即严密的因果要求和要用空间和时间描述客体一切现象的要求。两个要求实际上代表了原子现象互相排斥而又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

可惜爱因斯坦没有来,大家都希望听到爱因斯坦的声音。

科摩会议结束后不久,1927年10月24日到29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电子和光子。由于这次会议玻尔和爱因斯坦都要参加,所以大家都以激动而紧张的心情参加这次会议,所有的人都急于了解:爱因斯坦会怎么看待玻尔的互补原理呢?他会反对玻尔的诠释吗?人们知道,在此之前他们两人对有关量子理论的看法就有过分歧,但没有激化和充分展开;那么,这一次爱因斯坦会怎么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