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在钟表机构中有广泛的应用,图5-1是SZ1型统机手表卸去擒纵调速系统后的齿轮转动示意图。
图5-1 SZ1齿轮传动图
1—离合轮 2—拨针轮 3—跨轮片 4—跨齿轴 5—中心齿轴 6—分轮 7—时轮 8—中心轮片 9—擒纵轮片 10—擒纵齿轴 11—过齿轴 12—过轮片 13—秒轮片 14—秒齿轴 15—条盒轮 16—大钢轮 17—小钢轮 18—立轮
1.统机手表齿轮传动的四条传动线
(1)主传动线
条盒轮15→中心齿轴5→中心轮片8→过齿轴11→过轮片12→秒齿轴14→秒轮片13→擒纵齿轴10
(2)指针传动线
分轮6→跨轮片3→跨齿轴4→时轮7
(3)上条传动线
离合轮(斜齿)1→立轮18→小钢轮17→大钢轮16
(4)拨针传动线
离合轮(直齿)1→拨针轮2→跨轮片3
2.统机闹钟齿轮传动的三条传动线
(1)主传动线
走头轮→二销轮→二轮片→三销轮→三轮片→秒销轮→秒轮片→擒纵销轮
(2)指针传动线
(3)闹时传动线
闹头轮→尖销轮→尖齿轮
此外,在摆钟的齿轮传动中,除了主传动线、指针传动线,还有打点传动线等。
主传动线担负着能量的传递和计时信号的传输,这部分传动的质量,直接影响钟表机构的走时精度,它是钟表机构的主要传动线。上述齿轮传动,除主传动线外,均称为辅助传动线,例如,统机手表的辅助传动线有指针传动线、上条传动线和拨针传动线等。关于辅助传动线的一些问题将在本章第五节阐述,下面着重分析主传动的特点和对主传动的要求。
3.主传动的特点
(1)机械钟表机构的主传动是增速传动,且总是轮片为主动轮,齿轴或销轮为从动轮。
(2)每对齿轮的传动比较大,一般为6~12,有时高达16。齿轮副传动比较大时,总传动比也较大,如统机手表总传动比为4320。
(3)齿轴或销轮的齿数较少,否则,将使轮片齿数过多,使主传动机构增大,同时齿数多也增加制造工时。
(4)齿轮模数较小,一般机械手表为0.1mm左右,机械钟也不过0.4mm左右。
(5)主传动的运动是连续工作,间歇动作,一般钟表总是连续24小时工作的。但是主传动的运动都是间歇的。这主要是由擒纵机构的间歇动作所决定的。
4.对主传动的要求
(1)钟表机构,特别是手表,传递的力矩并不大,所以,要求齿轮转动要灵活。
(2)齿轮传递的力矩应尽量稳定,这是因为力矩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振动系统振幅的稳定性,并因而影响钟表机构的走时精度。
(3)能量传递效率应尽量高,由于钟表机构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希望有较高的传递效率。
(4)由于钟表机构是日日夜夜连续工作,所以要求齿轮耐磨性能好。而且磨损要均匀,若是齿面上某一段磨损严重,则整个齿轮也必将报废。
(5)因为齿轮模数较小,制造误差相对较大。这就希望齿轮传动对制造误差不敏感,也就是说,在制造误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仍能工作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