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穷国还是富国

穷国还是富国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地理(领土)范围内的总量。隐含的意思是,只要产品是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生产,不论生产者属于何种国籍,都包括在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穷国还是富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中国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如何切分这块“蛋糕”等等。这里的“蛋糕”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2010年上半年我国GDP已居世界第二。

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是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考察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它的作用如同判断一个人经济是否成功要看他的收入一样,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要看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正是衡量所有人总收入的主要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劳务的最终成果。首先,要以“价值”形式表示。主要原因是各种产品与劳务千差万别,无法直接相加。其次,必须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地理(领土)范围内的总量。隐含的意思是,只要产品是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生产,不论生产者属于何种国籍,都包括在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再次,必须是“所有”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最后,要核算“最终”的产品和劳务。当棉纺厂生产出纱线,织布厂用纱线来织布,服装厂用布来生产服装时,纱线和布都是中间产品,服装被称为最终物品。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最终的产品和劳务,是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中超出同期所投入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差额,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从表现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三种形式。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形成了不同的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①生产法是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②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③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个部分,由于使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支出的过程,因此被称为支出法。

(三)正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

GDP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只是反映生产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消除生产活动的“负面效应”;只表示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没有扣除生产活动中的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因此,GDP不能全面反映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状况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也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要科学地看待GDP,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我国各地区GDP的汇总数比国家核算的GDP数要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跨地区的人员、物资、资金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在地区核算中是难以区分的,往往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跨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其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经营活动在地区核算中也容易产生重复统计的现象。二是统计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统计力量还不能完全覆盖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第三产业统计比较薄弱,影响核算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个别地方按GDP增长率等指标排队,统计数据成了基层干部的“政绩单”,上报数字时往往左顾右盼,相互攀比,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需要改革统计体制,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统计方法。

但到目前为止,GDP仍然是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是宏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指标。没有GDP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GDP是一个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最重要指标。

(四)三次产业增加值

目前,我国核算GDP时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按三次产业分别进行增加值核算。包括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1.农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这里的农业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总称。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按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产出分别计算。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即凡是有产品产量的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以产量的方法求其产出。中间投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物质产品消耗和非物质性服务消耗。核算出现价农业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后,两者相减即得到现价农业增加值。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3.建筑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直接提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以及装修装饰业等。从理论上讲,其计算方法应为建筑业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但由于缺乏全社会口径的建筑业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目前建筑业增加值主要采用增加值率法求得,即用建筑业现价总产出乘以建筑业现价增加值率求得,分两步计算:首先估算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企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然后利用这部分建筑企业的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率估算总的建筑业增加值。

4.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核算由各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即首先计算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然后将四项构成相加得到增加值。第三产业核算所需的基础资料分别来自国家统计局及相关部门。

(五)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其价值的变化不仅受到物量变化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故在对不同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时,必须通过不变价核算,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成按某个固定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以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得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从而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因此,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应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GDP与同期人口平均数的比值。按照国际标准,人口平均数应当采用同期平均常住人口,我国在核算制度中也规定,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计算人均GDP都应以常住人口作为分母。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户籍管理比较严格,流动人口规模很小,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数值十分接近,因此,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对于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影响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各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已经难以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人均GDP容易被高估;人口大量流出的地区,人均GDP又往往被低估,影响了地区人均GDP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因此,为了准确反映各地人均GDP水平,保证地区之间数据的可比性,目前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2009年,我省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发展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提升的新时期。

(七)“三驾马车”——三大需求

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发展要素由最终消费(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和净出口(行政区域外出口与进口相抵净差额,一个省的净出口是向省外出售、国外出口之和减去省外流入、国外进口的净差)构成。在我国,习惯上将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简称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出口,形成了“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概念。

1.总消费:包括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和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两个部分。

居民消费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发达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建设的原始积累完成后,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会快速下降,居民消费占GDP总量的比重目前高达70%左右,即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消费的推动力。在我国、我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逐步上升。

政府消费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消费增加必然促进社会总消费增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公共开支不仅是行政工作的需要和社会保障的需要,而且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和手段。

2.总投资: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组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商品房销售增值;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资产;新增役、种、奶、毛及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矿藏勘探、计算机、娱乐和文学艺术品价值的获得减处置价值。存货增加包括购进和拨入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及产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期末真实价值差额。

3.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向区域外出口,与从区域外进口的净差额。净出口为正值即出口大于进口,为商品、劳务流出地区,也是货币流入地区;净出口为负值即进口大于出口,为商品、劳务流入地区,也是货币流出地区。净出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净出口已经超过总投资,成为仅次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第二大要素。

(八)工业化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国际上常用的指标和方法有结构性指标和人均GDP指标。

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人均GDP水平划分为六个变动时期(钱纳里,1989),如表所示。表中第二至四阶段是工业化时期,第一阶段和第五至六阶段分别是初始时期和发达时期。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是提高工业化水平的目的和最终归宿。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工业化的经济效益,因此,钱纳里模型已成为评价工业化阶段的标准理论。

同时,钱纳里在实证部分给出了不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并在GDP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二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达到基本实现阶段。

从就业结构看,当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一阶段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达到20%和30%以上;进入中期第二阶段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到30%以下,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以上。从城镇化率看,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为30%以下,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为30%~60%之间。

钱纳里的人均收入六阶段(人均GDP)理论

img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