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K■sp特指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相对平衡浓度的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常数。上述J与K■sp的关系及其结论称溶度积规则,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规律的总结,可以用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沉淀反应的基本规则。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难溶强电解质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可以根据以下所述的溶度积规则来判断。
这里先引入一个离子积(或称浓度商)的概念,【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任意状态下各有关离子相对浓度(严格讲是活度)的幂的乘积称离子积,用J表示】。
以BaSO4为例:BaSO4(s)■■■Ba2++SO24—
若用c(Ba2+)、c(SO24—)表示任一状态下,Ba2+、SO24—的相对浓度,则:
J=c(Ba2+)·c(SO24—)
J与K■sp的表达式类似,但两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K■sp特指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相对平衡浓度的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常数。而J是任意情况下,各组分离子相对浓度的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其数值不定。K■sp仅仅是J的一个特例。
在任何给定的溶液中,J与K■sp相比较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J=K■sp,是饱和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2.J<K■sp,是不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若体系中有固体存在,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达新的平衡(饱和)溶液状态为止。
3.J>K■sp,是过饱和溶液,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会有新的沉淀析出,直至饱和为止。
上述J与K■sp的关系及其结论称溶度积规则(the rule of solubility),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规律的总结,可以用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沉淀反应的基本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