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合平衡与酸碱电离平衡

配合平衡与酸碱电离平衡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配合平衡与酸碱电离平衡的关系,可以看成是金属离子Mn+与H+争夺配体L的过程。综上所述,溶液酸度对配合平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配体的酸效应,又有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一般来说,每种配合物均有其最适宜的酸度范围。因此,调节溶液的pH值可导致配合物的生成或解离。至于在某一酸度下,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决定于配体的碱性、金属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和配合物的lgK■稳等。

(一)配体的酸效应

溶液的酸碱性对配合物能否在溶液中稳定存在经常有影响。例如,在含有[Cu(NH34]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酸时,配体NH3浓度降低,使配合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Cu(NH34]2+稳定性下降。示意如下:

4NH3+Cu2+■■■[Cu(NH34]2+

+

4H+■■■4NH4+在酸性溶液中,Cu2+与NH3实际上不能生成配离子。又如,在弱酸性溶液中F与Fe3+能生成[FeF6]3—。若增加溶液酸度,配合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

6F+Fe3+■■■[FeF6]3—

+

6H+■■■6HF当c(H+)>0.5mol·L—1时,[FeF6]3—将会大部分解离。我们把这种【当溶液酸度增加时,配体L与H+结合生成相应的共轭酸而使配合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导致配合物稳定性下降的现象,称为配体的酸效应】。此时,配合平衡与酸碱电离平衡的关系,可以看成是金属离子Mn+与H+争夺配体L的过程。

显然,酸效应的强弱与配体的碱性有关。如果配体是碱性较强的NH3、F、S2—、CN、C2O24等,酸效应一般较强。例如,大多数金属的氨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是不能存在的,因为它们的配体NH3会与H+结合成NH4+,从而使配离子解离。同样,大多数金属的氰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也不能存在,因为配体CN会与H+结合形成HCN。但如果配离子特别稳定,如[Fe(CN)6]4—、[Fe(CN)6]3—以及许多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在酸性不大的溶液中是能存在的。考虑到实际使用的一般是EDTA二钠盐(Na2H2Y),常用H2Y2—来代表EDTA。如

Cu2++H2Y2—■■■[CuY]2—+2H+[CuY]2—稳定性较大(lgK=18.79),在pH=3时,[CuY]2—仍然很稳定。如果配体是强酸的酸根离子,其碱性极弱,配体浓度基本上不受溶液酸度的影响,这时溶液酸度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例如,硫氰酸HSCN是强酸,其共轭碱SCN是弱碱,以SCN作配体的配合物在强酸性溶液中仍然很稳定。

(二)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许多金属离子,如Fe3+、Cu2+、Al3+等在水中有明显的水解作用。以Fe3+离子为例,其水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Fe3++H2O■■■Fe(OH)2++H+

Fe(OH)2++H2O■■■Fe(OH)2++H+

Fe(OH)2++H2O■■■Fe(OH)3+H+

由此可知,若降低Na3[FeF6]溶液的酸度(pH值增加),Fe3+的水解程度会增大,使金属离子(Fe3+)浓度降低,从而使配合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导致[FeF6]3—的稳定性下降。我们把这种【当溶液酸度降低时,金属离子发生水解反应而使配合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导致配合物稳定性下降的现象,称为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pH值越高,金属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甚至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式盐的沉淀而使配离子完全解离。此时,配合平衡与酸碱电离平衡的关系,可以看成是配体L与OH争夺金属离子的过程。

综上所述,溶液酸度对配合平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配体的酸效应,又有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一般来说,每种配合物均有其最适宜的酸度范围。若酸度太大,配体的酸效应明显,但若酸度太小,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强烈。因此,调节溶液的pH值可导致配合物的生成或解离。至于在某一酸度下,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决定于配体的碱性、金属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和配合物的lgK等。因大多数相应的计算比较复杂,在此不作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