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我国无机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们对新方法、新理论、新领域(如金属在生物体系的发展)、新材料、新催化剂、高产出和低污染等的追求,强力促进了无机化学的发展。最近几年所取得的突出进展主要表现在固体材料化学、配位化学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与国际保持同步发展:
(1)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谢毅研究小组在水热合成工作的基础上,在有机体系中设计和实现了新的无机化学反应,在相对低的温度制备了一系列非氧化物纳米材料。其最著名的研究为“稻草变黄金”的用甲烷或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上。
(2)吉林大学冯守华教授、徐如人院士研究组应用水热合成技术,从简单的反应原料出发,成功地合成出具有螺旋结构的无机配合物。鉴于在国际上无机水热合成前沿领域的系统和创新性研究工作,冯守华教授和徐如人院士2001年应邀为美国化学会《化学研究评述》(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rch)撰写综述论文。
(3)南京大学熊仁根、游效曾等在光学活性类沸石的组装及其手性拆分功能研究方面,设计合成了具有手性与催化功能的无机-有机杂化的多维结构。
(4)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吴新涛等,在纳米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工作有30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高水平的刊物上,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5)北京大学高松研究小组在磁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并已发表。
(6)清华大学李亚栋研究组在新型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组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李亚栋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具有准层状结构特性的金属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单晶多壁金属纳米管,有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报道。这是国际上首例由金属形成的单晶纳米管,铋纳米管的发现为无机纳米管的形成机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和课题。
(7)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和他的研究群体使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短短十几年从一个稀土“匮乏”大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并占据了国际市场80%的份额,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影响十分深远。
总之,除了原来研究基础较好的几个分支学科领域,如配位化学(南京大学)、钨钼多酸化学(复旦大学)、稀土元素化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溶液热力学(南开大学)等做了更深入的工作外,还开辟了一系列过去只初步涉足或尚无人问津的新领域,如固体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原子簇化学、大环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物理无机化学等。建立了开放性的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和物理实验室”,以及吉林大学“高压水热法合成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