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与非晶体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玻璃、石蜡等,也称为无定形体。晶体和非晶体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非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列是无次序的、不规律的,如同液体内的分子排列一样,形不成空间点阵。非晶体则不同,加热时先软化成黏度很大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不断变小,最后成为流动性的熔体。图1.8所示为晶体与非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玻璃、石蜡等,也称为无定形体。

晶体和非晶体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组成晶体的微粒是按一定的规则重复性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非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列是无次序的、不规律的,如同液体内的分子排列一样,形不成空间点阵。图1.6所示为石英晶体和石英玻璃的结构。

晶体的周期性排列使它具有如下特征:

(1)规则的几何外形:这是指物质凝固或从溶液中结晶的自然生长过程出现的外形。非晶体不会自发地形成多面体外形,从熔融状态冷却下来时,内部粒子还来不及排列整齐,就固化成表面圆滑的无定形体。图1.7所示为几种晶体的形状。

(2)固定的熔点:在一定压力下,将晶体加热,只有达到某一温度(熔点)时,晶体才开始熔化。在晶体没有全部熔化之前,即使继续加热,温度仍保持恒定不变,这时所吸收的热能都消耗在使晶体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例如常压下冰的熔点为0℃。非晶体则不同,加热时先软化成黏度很大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不断变小,最后成为流动性的熔体。从开始软化到完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例如松香在50~70℃软化,70℃以上才基本成为熔体。图1.8所示为晶体与非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3)各向异性:一些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光学性质、导电性、热膨胀系数和机械强度等在晶体的不同方向上测定时是不相同的。例如石墨晶体内,平行于石墨方向比垂直于石墨方向的热导率大4~6倍,电导率要大5000倍左右,晶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有人将其叫做“过冷液体”或“流动性很小的液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