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60年代,相对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然而克尔的工作打破了这一僵局。
1963年,在一次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学术交流会上,新西兰数学家克尔在会上做了一个10分钟的演讲,克尔报告了自己发现的一个新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答,即克尔解,从克尔解中可以得出一个旋转的黑洞,这就是克尔黑洞。
克尔黑洞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其大小与形状只依赖于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如果旋转速度为零,黑洞就是完美的球形,这个黑洞就和施瓦西黑洞一样。如果有旋转,黑洞的赤道附近就会鼓出去,而旋转的速度越快,则鼓得越多。
克尔黑洞比静态球对称的施瓦西黑洞复杂得多。它的视界与无限红移面不再重合,而且有两个视界和两个无限红移面,两个视界几乎是球对称的,在黑洞的中心还存在一个奇环。
对于克尔黑洞也存在奇点困惑,在克尔黑洞中存在一个奇环,奇环附近有“闭合类时线”。人们沿着这条线可以回到自己的过去,造成因果循环,这显然与物理常识相违背。
假如克尔黑洞越转越快,其内视界与外视界越靠越近,最后,两个视界相重合。如果转得再快些,视界就消失了,奇环裸露在外面。裸露的奇环会使整个时空的因果性受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提出所谓的“宇宙监督假设”。这个假设的大意是:存在一个宇宙监督,它禁止裸奇点的出现[78,79]。
“宇宙监督假设”很像物理学历史上曾出现的“自然害怕真空”的说法,大概彭罗斯也觉得这个假设不好,后来,他将“宇宙监督假设”做了修改,改成“类时奇异性不稳定”,其大意是:克尔黑洞内的奇环和内视界都是不稳定的,稍有扰动就会变化,封住内视界,不让飞船钻进去,这就避免了进入克尔黑洞内部的人看见奇环,导致因果关系的破坏。
除了克尔黑洞外,还有一种不仅旋转而且带电的黑洞,这就是克尔-纽曼黑洞,其构造与克尔黑洞十分相似,有两个视界,两个无限红移面,两个能层,中心有一个奇环。自从克尔黑洞和克尔-纽曼黑洞推导出来后,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广义相对论的预言——黑洞也再度引起物理学家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