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中国网坛传奇巨星李娜成为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第60名成员。目前,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除了李娜外,还有来自网球运动的贝克尔、纳芙拉蒂洛娃和塞莱斯。
2011年6月4日,中国有超过1亿人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那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国一姐”李娜接连遭遇了阿扎伦卡、莎拉波娃等国际大牌球星,但李娜表现堪称惊艳,一路闯进了决赛,经过1小时48分钟的比赛,战胜了上届法网的冠军斯齐亚沃尼成为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李娜最终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成功封后,实现中国网球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福布斯公布的名人榜上,李娜的排名超过了篮球巨星姚明。2011年李娜的收入在世界女运动员中排名第8位,那一年,李娜29岁。
在夺得法网冠军之后,李娜也经历了伤病和比赛训练等问题的困扰,竞技状态一度滑落低谷。2012年8月,法网夺冠14个月后,李娜在辛辛那提网球赛上夺冠,再一次从“冠军荒”中走了出来。这一次人们注意到李娜的训练团队中有一个新的面孔,赛场上他总是坐在李娜包厢的最前面,这个人就是李娜的新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是阿根廷人,曾经是一名网球运动员,退役后成为比利时传奇球星海宁的教练,在他的指导下,海宁在15年间,拿下7个大满贯冠军,长期排名世界第一,被球迷称为一代球后。2012年8月的辛辛那提网球赛是卡洛斯与李娜合作后的首个比赛。这时候李娜已经30岁了,并且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在卡洛斯的帮助下,李娜在保持力量和速度的同时,战术更加灵活,也更加自信。
2014年1月25日,李娜再次闯进了澳网女单决赛,最终以2︰0击败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获得自己的第二个大满贯女单冠军,成为澳网百年历史上首位亚洲单打冠军,同时,也是澳网年龄最大的单打冠军。澳网夺冠后,李娜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二位。
那么,李娜为什么能够获得第二次大满贯呢?
李娜的成功固然和她在网球上的天赋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但是,运用“大数据”是李娜成功夺冠的一个“秘密武器”。李娜的教练卡洛斯就明确表示,是“大数据”帮助她提升了能力。
网球比赛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涉及大量数据,主要是“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及ACE球,这些是标志网球竞技水平的关键指标。发球速度、发球成功率、得分点则突出体现了球员的打法特点,它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判定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的情况。比如,在教练过程中,数据显示运动员“非受迫性失误”“双发失误率”上升,则表明该球员心理状态或体力开始下滑。大数据对这些信息都有统计,因此能够使教练与球员一起评价比赛技术发挥的好坏。而在比赛过程中,大数据又能帮助教练与球员制定正确的策略与战术。IBM研制的智能分析平台,能够基于过去8年的赛事数据,对每个球员的历史记录进行分析,确定出每个球员的关键指标。每场比赛分析的数据超过4100万个,包括比分、回合数、制胜分、发球速度、击球类型、击球数量等。而这些数据都是通过给球员配备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分析专家说,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有天赋的球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发现他的弱点,从而更多地挖掘球员竞技的潜力。
目前,佩戴在身上的传感器正在改变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真相传感器利用大数据可以记录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数据痕迹”,实时提供生物参数。在此之前,运动员的训练通常是负重训练,这种训练教练不能掌握运动员的生理极限,往往伤害很大。有了传感器之后,教练团队则利用数据在科技装备上寻求竞技优势。这些自我量化设备可以精确记录运动员的体能和运动的特征。在运动员训练时,可将传感器的设备安装在身体背部的压缩衣里,从而监控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减速、方向改变以及跳跃高度和运动距离等指标。教练团队可以从数据的跳动来监控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并防止过度训练对运动员带来身体的伤害。这些传感设备在运动员身上每秒可以产生100多个数据点,计算机和无线接收仪可以实时接收这些数据。然后通过个人量化分析软件对运动特征和特定位置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实施个性化的训练。
今天,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的训练已成为一种趋势。教练团队不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体能训练,而且还可以分析和总结优秀选手的动作姿势,纠正其他运动员的动作。比如,世界各国都借助大数据技术在网球运动员身上安装各种传感器,测定数据,然后和优秀选手的动作数据进行比较,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