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心情绪总是会被身体语言暴露出来

内心情绪总是会被身体语言暴露出来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也有研究认为,谈话时有所附和是为了尊重对方,这样的人也被他人所欢迎。但这种掩饰如果起不到任何作用,情绪就会进一步恶化,他们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发很大的脾气,而且没有人能够制止得了。我们的动作会表达出愿望、情感、期待、拒绝和不自在,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情绪,都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体现出来。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有时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去用言辞表达情绪,也许是因为照顾对方情绪,也许是体现自己的涵养与素质等,但是,自身情绪也可以用身体语言体现出来,我们的身体语言总是会先于口头语言,而且身体语言更能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思。

有一位叫马达拉欧的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地点在某政府机关的招聘面试会上,实验对象是几十名面试者。他要求面试官在开始面试的15分钟以普通的态度对待面试者;接下来的15分钟面试官要不断地点头,显示出对面试者的认同及满意;最后15分钟要停止一切的动作,就是要做到面无表情。然后测定面试者一次发言能持续多长时间。

结果显示,主考官的态度不同对应试者发言时间长短的影响相当明显。主考官点头或附和,它的作用就好像是加速器,而面无表情就好比是制动阀。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想承认对方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时,我们会认真听对方谈话加之点头或做出其他附和的动作;当我们想从对方那里听到更多的话题时,我们只需要在对方谈话时频频点头就可以了;假使我们不再想听对方说话,希望他的谈话就此打住,我们只需要停止一切身体动作就可以达到目的。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并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就能够使我们掌握说话的主动权,把握谈话的进度。不过也有研究认为,谈话时有所附和是为了尊重对方,这样的人也被他人所欢迎。

了解身体语言所传达出的情绪,我们不仅仅可以把握谈话的进度,掌握说话的主动权用身体语言传达出的态度,更可以从他人的身体语言中读出他人的情绪,做一位知晓他人情绪的善解人意之人。

当对方采取安静的姿势,比如双手不动,放在腿上时,表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一段对话、一个人或者一个想法上,从对方细小的静止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对方的专心致志。

当一个人渴望接近某个人,期望和他在一起时,就会不由自主抚摸自己的大腿。这个动作只有在人感觉很好,甚至于完全放松、忘乎所以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动作能够使形势缓和,谈话变得轻松,表明对方在意识里渴望靠近和接近对方。

当一个女人的头部和左腿都靠近一位男士的时候表明,她希望把他留下,和自己在一起。当她无意识地玩弄自己的一缕秀发,并把头发甩向他时,说明她在尝试接近他,并且想要建立某种关系;当她松开了高跟凉鞋的后绑带时,意味着她在向他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女人能如此明确地通过行为表示意图,也在说明对方一定是她熟悉的人。

但一个人的头和腿都远离中心,说明他想逃离。他的手放在嘴唇上,表明他拒绝交流,而且闭上嘴的动作也象征着堵上了耳朵。当他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他不同意对方的表述,因为食指是象征自我肯定的手指。左拳放在右臂下,脚尖朝向对方的行为则意味着封闭,表示他在防备着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透过一个人惯有的小动作去判断他是一个拥有怎样情绪的人。

喜欢用嘴咬眼镜腿、铅笔或是其他一些物品的人,喜欢我行我素,不受他人限制。他们之所以做出这种动作,是想掩饰自己恶劣的情绪,意图不让他人知道。但这种掩饰如果起不到任何作用,情绪就会进一步恶化,他们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发很大的脾气,而且没有人能够制止得了。

喜欢用指尖拢头发、轻搔面部,或是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的人,比较开朗和乐观,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虽然有时也会感到很沮丧,但是能够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客观地面对一切,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手抚摸或抓下巴的人多比较圆滑、世故和老练,处理问题能够比别人更客观、更理智。抚摸下巴是一种自我镇定的方法,试图避免或克制自己感情冲动、意气用事,同时也是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所以我们说身体会说话,而且说的都是真话。我们的动作会表达出愿望、情感、期待、拒绝和不自在,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情绪,都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体现出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留心去观察,去发现这些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之后的大奥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