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程建设勘测阶段不同,在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精度主要体现在相邻点的相对位置上。对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或对于同一建筑物中不同的部分,这些精度要求并不一致,而且有时相差悬殊。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应该从保证各种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来考虑。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定得过严,则给测量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了测量工作量,延长了测量的时间。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际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和测量放样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根据建筑限差正确地制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除了测量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的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根据哪一个精度要求来考虑控制网的精度。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程序和方法,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对于某些建筑元素,虽然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很高,但在放样时,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几何联系直接进行,因而在考虑控制网的精度时,可以不考虑它们。例如水利工程中闸门槽位置的放样,其精度要求很高(0.5mm) ,但它不是直接根据控制点放样的,而是根据闸门主轴线来放样,所以在考虑控制网的精度时,就可以不考虑这一精度要求。
在确定了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以后,就可用它作为起算数据来推算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此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放样工作的条件来考虑控制网误差与细部放样误差的比例关系,以便合理地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地区,放样点一般离控制点较远,放样不甚方便,因而放样误差较大。同时考虑到放样工作要及时配合施工,经常在有施工干扰的情况下高速度进行,不大可能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来提高精度。而在建立施工控制网时,则有足够的时间和各种有利条件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因此在设计施工控制网时,应使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位误差相对于施工放样最终结果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便为今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这就是测量工作中通常应该遵循的“忽略不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对于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进行如下分析。
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误差引起的误差,m2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点位误差,则
设,则有
若令时,可以认为M≈m2,则有
,即
。于是可得:
对于工业场地来说, 由于施工控制网的点位较密,放样距离较近,操作比较容易,因此放样过程中的误差也就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遵循控制点的误差对放样点位最终误差的影响“忽略不计原则”,而是给控制网误差与细部放样误差以适当的比例来合理地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