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在测定沉淀物的放射性时发现了钋(Po)。同年12月,居里夫妇发现了镭(Ra)。
1903年12月,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工作,居里夫妇与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1911年,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理论被彻底推翻了。
1934年,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
两代居里夫妇开创了原子时代,从发现天然放射性到人工放射性及其制备方法,开启了原子能应用的研究,使人类迈向了现代文明。
居里夫人身为女性在当时的科学星空中,无疑是独一无二的明星,同时她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女人。
居里夫人为何能两获诺贝尔奖
玛丽在兄妹五个中最小,由于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玛丽4岁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读书。父亲教她数学、物理知识,很早就让她进行科学实验,这些实验让小小年纪的玛丽着了迷。
玛丽学习很勤奋,老师们都说她是一个天赋超群的孩子,她具有过目不忘的、惊人的记忆力。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几年家庭教师攒了些钱,由于不愿受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华沙对女青年实行不准上大学的限制,她一心想到法国巴黎学习。
1891年,在父亲和姐姐的帮助下,玛丽渴望到巴黎求学的愿望实现了。
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她决心学到真本领,因而学习异常勤奋。每天她早早来到教室,选一个离讲台最近的位置,以便能清楚地听到教授讲授的全部知识。她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清贫艰苦的生活日益削弱了她的体质,然而丰富的知识却使她日趋充实。1893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获颁物理科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数学系,并且获得了巴黎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论物理现象的对称原理:电场和磁场的对称性原理》,玛丽的论文引起物理学家的注意。她与老师物理学家李普曼合作研究某些钢的磁性时遇到困难,一位物理学家建议她去找在物理暨化学工业学校工作的皮埃尔·居里。
由于志趣相投,互相倾慕,1895年,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在一场没有任何宗教祝福仪式,甚至没有交换戒指的婚礼之后,骑着自行车去度蜜月了。
1902年,玛丽·居里在一个简陋的仓库中,经过整整45个月的艰苦奋斗,在丈夫皮埃尔·居里帮助下,终于从数百吨铀矿的残余物中提取出了0.1克的镭。
由于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饱受放射性之害,身体受到明显的影响,他俩的双手出现灼伤、红斑和脱皮,身体十分虚弱。
然而,居里夫妇的研究价值终于为人们所承认。1903年,居里夫妇一起荣获诺贝尔奖。络绎不绝的来访,成堆的祝贺信和请柬,应接不暇的招待会,使他们再也没有时间工作了。“他俩像两条金鱼,被人硬从水里抓出来,还能活吗?”为了不被敬意和荣誉毁掉,他们深居简出,家里只对几个朋友开放,照样教课,做实验,还投入了新的课题研究。
1906年,皮埃尔·居里从一个宴会返回家的途中,被马车撞倒而不幸去世。转眼间,玛丽·居里失去了丈夫,女儿伊雷娜和夏芙失去了父亲。在丈夫的葬礼两周后,她返回了实验室,决定独自承担起和丈夫共同进行的科学事业。此外,她接受了巴黎大学让她讲授物理学课程的邀请,这个职位是几年前该大学专门提供给皮埃尔·居里的。
在实验室里,她的确最为快乐,不是她在这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她的乐趣全部来自实验本身。
居里夫人学识渊博,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物质的精细结构,并开创了新的科学——放射学和放射化学。
1911年,为了表彰玛丽·居里发现镭和钋,她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7月5日,居里夫人最后一次上了全世界的报纸的头版。
居里夫人因过量接触放射线而导致白血病去世,享年67岁。依照她的遗愿,葬礼只有女儿、家人和少数朋友参加。
居里夫人的姐姐和哥哥为棺木覆土,他们各持一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撒在皮埃尔·居里墓旁的棺木上。从此,居里夫人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后来法国为居里夫妇举行了国葬,1995年,居里夫妇遗骨被移至巴黎先贤祠,跟他们一起长眠于此的还有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等,居里夫人是安葬在这里的第一位女性。
玛丽·居里一生中担任过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接受过7个国家的24次奖金和荣誉,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
为科学事业四处奔走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力大战,也是科技之战。战争让科学家相信人类的命运与前途有赖于科学。
最积极的科学家到处写文章、发表演说来示警:不论从国家声望、工业竞争力还是社会进步来看,不肯投资于学术研究的国家就是一个没落的国家。
那时很少人会把德国的强大与它在19世纪的科学优势联系到一起,更没有人注意到德国的优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德国的大学组织完善、设备充足、研究机构和人员众多,而产业界也相当支持学术研究。法国却是科学“贫血”。
1920年,一位法国医生捐出一大笔钱资助放射线治疗法的研究,命名为居里基金会,但其实是用来奖助镭研究所下属的特定部门的。镭研究所太缺经费,需要扩充。居里夫人向谁去求助呢?这年5月,美国著名女记者麦朗尼夫人采访居里夫人时问:“若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你最愿意要什么?”居里夫人说:“我需要一克镭,以便继续我的研究,但我买不起,镭的价格太高了。”麦朗尼夫人说,“我去发动美国妇女捐款。”居里夫人听后决定亲自去向有钱的美国人募捐。
虽然居里夫人并没有风靡美国,然而她的成就和行动却触动了美国人的心。在欢迎她的码头上,许多人聚在那儿等了好几个小时,都想一睹这位发现镭的大人物。管乐队轮番吹奏法国、美国和波兰的国歌,女童军列队高唱迎宾曲,许多不同的欢迎者摇旗欢呼,其中有300位波兰裔妇女组成的代表团更是挥舞着红白两色玫瑰。在美国白宫的酒会上各国大使、法国与波兰裔的人士列队向玛丽致意,她的手臂一周来因与人们握手而脱臼仍吊着肩带,由女儿伊雷娜操法语、英语和波兰语代为答礼。玛丽身上穿的,还是十年前她第二次领取诺贝尔奖时所穿的那袭黑色镶花边礼服。
哈定总统为她挂上悬有金钥匙的丝带,那是桌上一只小木盒的钥匙,木盒里是一克镭。
除了价值10万美元的镭之外,居里夫人还募集到钍和其他稀有金属,以及5.2万美元的款项和各种仪器设备。从此,居里实验室真的成了她梦寐以求的物理学与放射性研究的圣殿,足以与其他国家的顶尖实验室媲美。
7年后,还是通过麦朗尼夫人的建议,居里夫人又到美国四处募捐。她从美国胡佛总统手中接过了美国人民捐赠的一克镭及仪器设备和研究资金。居里夫人把它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在华沙建立的镭研究所。
从美国回来后,她享有崇高的盛名,大家崇拜、尊敬这位击败癌症的法国女人。人们十分不解地问:“镭是你发现的,美国化学家想提炼镭向你要资料,如果你申请专利的话,会得到世界各地所有制镭者的专利费,那样还需要向别人募捐吗?”居里夫人说:“我们不要专利权。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告诉所有想知道的人——镭不应该使任何个人发财致富,应该属于整个世界。”居里夫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而得到法国、美国甚至全世界人们的赞扬和爱戴。
居里夫人晚年,虽然身体虚弱,曾三度为白内障开刀,但仍奔波访问荷兰、巴西、意大利、丹麦、捷克、英国等国家,并多次去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会议。居里夫人总是说:“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科学的力量,若无科学研究,哪来现代工业!”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历史惊人地相似
19世纪初,科学家预言: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会在武器发展上产生奇妙而惊人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居里夫人知道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她在给大女儿的信中写道:“你和我应寻找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的方式……”她很快就找到了,这就是流动X光机,这种仪器可以发现进入人体内最隐蔽位置的子弹和弹片。
很快,她看出了17岁的伊雷娜的能力。居里夫人决定使X光机的用途多样化。当居里夫人外出寻找放射性物质的时候,伊雷娜就与放射科医生一起探讨她从妈妈那里学到的这方面的知识。1914年11月,第一辆放射线车开往前线。玛丽·居里设计的作业方式简单有效,每辆车配备一台发电机、一台携带式X光机、照相设备、电线、帘布、荧幕和防护手套,仅这一天伊雷娜共做了30次检验。当大战结束时,流动X光机已使100多万人受益。
战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居里夫人和伊雷娜,科学为人类服务,使她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居里夫人已不再脆弱和抑郁。她沉着冷静,以从未有过的超人的精力工作着。
历史惊人地相似。伊雷娜像母亲一样,已决定献身科学事业,但是爱情摆在了面前。一位名叫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的小伙子,年轻漂亮,风度优雅,活泼聪敏,令居里夫人和夏芙钦佩并深深地吸引了伊雷娜。当然就像她的父母一样,婚姻不仅仅没有把他们与科研事业分开,反而推动他们的事业走向辉煌。1926年,弗雷德里克与伊雷娜举行了婚礼。
在此之前的1925年3月,伊雷娜在巴黎大学宣读了她的博士论文。这让居里夫人特别激动。但是她拒绝出席大女儿的论文答辩会。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出席的话,就会喧宾夺主。论文的内容是关于钋的阿尔法射线,它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1933年,伊雷娜与丈夫搞出了一套非常细密的化学程序,提炼出了世界上最纯、放射性最强的钋,又借用钋放射的α射线撞击铝,结果得出物理学家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人工放射性物质。从此,人类制造出了人造放射性元素。
当居里夫人听说这一重大发现是自己女儿、女婿做出的时,不顾一切,立即让人把她送到实验室观察,亲自检验。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发的白血病,1934年7月夺走了居里夫人的生命。五个月后,伊雷娜和丈夫由于合成新放射性核元素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任巴黎大学教授并担任镭研究所所长后,还继续与丈夫合作进行研究,用α粒子轰击轻元素,发现了更多的人工放射性元素。尤其是铀裂变,他们从中发现裂变中有多个中子和大量能量放出。他们预言可以实现链式反应,同时释放核能。
1945年10月,戴高乐设立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任命约里奥·居里和伊雷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监造法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并让他们研制原子弹。但约里奥·居里曾公开宣称:“如果官方要求我们制造战争工具、制造原子弹,我们会拒绝。”结果1950年被免除了职务。
1956年,59岁的伊雷娜患白血病去世。1958年,58岁的约里奥·居里逝世,法国都以国礼葬之。
居里夫妇两代人不懈的努力和研究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无穷的支持和荣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激励核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