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俄法“核三位一体”竞赛

美俄法“核三位一体”竞赛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俄国和法国“核三位一体”竞赛,在21世纪初又重新启动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它促使并加快了美国“核三位一体”的实施。后来,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成了布什政府的头等大事,“核三位一体”的演习首先在美国重新拉开了序幕。美军每年一次的“全球盾牌”演习,2003年10月在北美大陆及大陆外的地区举行,这次演习演练了核导弹打击。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对俄罗斯核武器的威慑能力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

核威慑理论现今是否还有用处?部分人认为,两极秩序的结束使核武器所具有的威慑力削弱了。核威慑理论的捍卫者们认为,核武器在对付恐怖主义方面是有效的,核武器仍是强国的特征之一。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局限性。究竟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是对准哪个恐怖主义的?布什政府的“核态势”为何出笼?

美国、俄国和法国“核三位一体”竞赛,在21世纪初又重新启动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场核竞赛比20世纪80年代“核三位一体”的竞赛实力大大提高,更有新武器投入实用化及新一代武器研制,相比20年前的“星球大战”,更让人们吃惊,甚至恐惧!

美国提前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布什的“三位一体”论,即第一位军事主宰(单边主义,全球霸主地位);第二位,先发制人的战争;第三位政权更迭(美国的支配权)。它促使并加快了美国“核三位一体”的实施。

布什政府说:“我们的军队强大得足以阻止潜在对手寻求军事力量发展,以期超越或匹敌美国的力量。”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华盛顿不排除会对一些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当前,人们对“意外核战争危机”风险的增加,已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尤其是美国先发制人侵占伊拉克,已经给其他国家造成危险的先例,这从根本上脱离了威胁政策,成为美国一项针对敌对政权的战略。这给这个地球带来破坏和不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也产生了一场有关美国是否统治世界的争论。难怪法国戴高乐时的“弱国对强国”理论逐渐被“强国对抗疯子”的理论取代了。这怎能不引起新一轮核竞赛呢?

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时,布什承诺说,美国现在缺乏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所以应该建立一个防御系统。后来,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成了布什政府的头等大事,“核三位一体”的演习首先在美国重新拉开了序幕。

美国导弹防御局说:“也许6月和7月前后第一枚拦截导弹将提前进入发射。在正式宣布可投入使用前仍有一段检查的时间。”

阿留申群岛的“眼镜蛇戴恩”雷达进行了升级,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的预警雷达进行了改进。英国的法林代尔斯增添了一套新型移动跟踪雷达,并更新了那里的雷达设备。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投入使用前,准备进行两次正式拦截试验,这种拦截导弹将使用一种商业助推器发射至空中。同时为提高“核三位一体”打击力量,五角大楼打算放弃一些大的海军基地,由被称为“漂浮岛”的大型运输平台取而代之,它不但能够代替海军基地,还可代替航空母舰和运输舰。研制这种海上工具的主要理由是许多国家拒绝美海军船只在其港口停靠。这种平台造价19亿美元,比租赁港口和机场更合算。但由于海面开阔,需有保护装备以防敌方对其攻击,这是一个艰难而且耗资巨大的任务。

除陆基和海基外,美国宣布有意研制空基反导系统。这不仅与反恐毫无关系,而且还会破坏各国的反恐努力。其实,美国是想达到太空军事化的目的。

如果美国在太空军事化领域取得优势的话,它不仅可以垄断导弹防御领域,还将在一个新的攻击性的空对地战略武器系统和一个空基反卫星系统方面处于垄断地位,这一切怎能不导致世界军备竞赛升级呢?

美军每年一次的“全球盾牌”演习,2003年10月在北美大陆及大陆外的地区举行,这次演习演练了核导弹打击。美海军太平洋战略核潜艇发射了弹道导弹,美空军B-52H战略轰炸机发射了巡航导弹。

2004年3月17日,美国发射了类似朝鲜等国家的六枚弹道导弹,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一场战斗演习。3月22日美国海军宣布,为防止朝鲜等国的袭击,美国将在日本海部署具有远程导弹跟踪能力的“宙斯盾”驱逐舰,并长期停在日本海,以“执行总统下达和加速弹道导弹防御操作能力的指令”。

俄罗斯反导弹演练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苏联时期,苏联的存在以及它的核力量曾是世界强有力的稳定因素;现在形势变了,我们不应当让别人怕我们,应当让世界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看做安全的因素。”

俄罗斯总统普京又说:“已经好长时间没演习了,部分原因是资金不足。但俄必须时刻保持核力量。”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对俄罗斯核武器的威慑能力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因此,莫斯科宣布即使国家杜马批准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也不能彻底放弃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换句话说,如果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就将继续使用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在弹道导弹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导弹防御系统失去战略意义,是莫斯科急需解决的问题。

俄战略演习的高潮阶段于2004年2月10日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动用六个军区,核三位一体力量及航天兵。尤其是其战略演习中发射的试验飞行器可以对付敌方的任何导弹防御系统,这让世界吃了一惊!

俄军副总参谋长尤里·巴卢耶夫斯基上将说:“我们可以制造出能够突破任何反导系统的武器”,“这种弹头是一种超音速飞行器(10倍于音速),其飞行轨迹独特:不仅可以按弹道轨迹超音速飞行,也可以在大气层中灵活自如地改变飞行轨迹;在最后阶段独立地按原先设定的程序或者在飞到敌方境内后高速飞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比音速更快的有翼导弹(巡航导弹),它装有强大的喷气发动机,可以像飞机一样飞行,其运载工具是飞机或潜艇。

苏联时期曾打算把重型弹道导弹上的弹头换成数个超音速有翼导弹,可以直接从西伯利亚对付美国的潜艇。当时因为研制费用实在太昂贵,而被搁置了起来。

由于这种导弹上安装了数十个辅助推进器,敌方的雷达难以跟踪。而且这种导弹若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动漂浮”,任何一种卫星都不可能在森林或沼泽中找到它。

一位美国核专家说,如果俄罗斯拥有这种装备,它就能够在导弹下落时改变其方向,这对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尤为严重的威胁。

这种新的“白杨—M”机动战略导弹综合体的试验工作完成后,将实施布置。

法国建立兆焦耳激光实验室

法国政府声称,法国在戴高乐领导下选择了核武器,把它作为保障独立的条件。这一选择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在一个难以预测和危险的世界里,各核大国不考虑放弃核威慑……核威慑仍是我国安全的主要基础。”

法国政府说,“核武器仍是一种保护手段。谁也不知道20年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一些核国家正在寻求可攻击我们的弹道导弹,核扩散也是一个大问题。难道我们要在这些国家面前解除武装吗?”这显然是对核大国的欺压政策不满。戴高乐的“弱国对抗强国”理论逐渐被“强国对抗疯子”理论取代。今天,核武器仍是主要强国的特征之一,法国一定要研制开发新一代的武器,为新的核战争做准备。这就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兆焦耳激光实验室问世的背景。

在波尔多投资50亿欧元修建的300米长、150米宽的庞大建筑,装有240个激光发射装置,能像太阳内部那样发生聚变。表面看来,建这样一个实验室只是要为保护法国的核威慑力量而进行模拟试验。但实际上,这个实验室却可能使人们研制出将打破核禁忌的革命性的核炸弹。

兆焦耳激光技术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聚变,或者能找到除原子弹以外的能引起聚变的手段,那么新型核武器的诞生就指日可待了。继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之后,人类是否会开发出第四代核武器呢?

核科学家们说,“都在谈论美国核武器小型化,但是,引起核聚变所必需的兆焦耳激光实验室是很大的,它只是一个研究工具。将来研制出的聚变引发装置,也许要简单得多”。如果这个模拟计划只是为了保护核弹头,为什么日本对它那么感兴趣?须知日本现在还没有核武器!

这就是自1945年,戴高乐以法国抗战领袖的姿态凯旋巴黎的时候起,到1970年代密特朗竞选总统“既不依靠华盛顿,也不依靠莫斯科”,走独立于两霸道路的法国。后来希拉克总统更强调“确保法国在美国面前的战略自主性,提高核潜艇和机载武器的威力,是法国核威慑力量的基石”。

1996年,法国放弃了陆基核力量,强调“两位一体”核力量。截至2002年底,法国核弹头储量为350枚,比英国多150枚,是名副其实的“核老三”地位。

法国政府认为,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核威慑及实施核威慑的一整套手段,已显示出法国在外交和军事的可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