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路晶闸管抢答器

三路晶闸管抢答器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三路晶闸管抢答器工作原理: 电源接复位开关,接分压电阻R1、R2,a点电位大约是2.2 V左右。

1. 电路图

三路晶闸管抢答器电路图如图8-6所示。

图8-6 三路晶闸管抢答器

2. 实训目的

(1)了解晶闸管工作原理。

(2)掌握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3)熟悉晶闸管电路工作方式。

3. 实训仪器及工具

(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数字万用表 1块

(4)焊接工具 1套

4. 元器件

元器件见表8-5。

表8-5 元器件参数

5. 工作原理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作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 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 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晶闸管工作原理: 晶闸管T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晶闸管的工作条件:

(1)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这就是晶闸管的闸流特性,即可控特性。

(2)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门极只起触发作用。

(3)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4)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

可控硅极性的判定: 可控硅有三个电极: 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阳极(A)与控制极(G)之间是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根据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将指针式万用表选择适当的电阻挡,测试极间正反向电阻(相同两极,将表笔交换测出的两个电阻值),对于正常的可控硅,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G、K分别与A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这种测试结果是唯一的,根据这种唯一性就可判定出可控硅的极性。用万用表R×1K挡测量可控硅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选出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的两个极,其中在所测阻值较小的那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为阴极(K),剩下的一极就为阳极(A)。通过判定可控硅的极性,同时也可定性判定出可控硅的好坏。如果在测试中任何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说明G、K之间存在开路故障; 如果有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并且趋近于零,则可控硅内部存在极间短路故障。

三路晶闸管抢答器工作原理: 电源接复位开关,接分压电阻R1、R2,a点电位大约是2.2 V左右。B点电位为0V。电阻与控制电路并联,晶闸管阳极接指示灯,阴极接两个二极管,控制极接到R1、R2中间,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很低,当电路中的晶闸管任何一个导通,使得电压较低,使得其他的晶闸管的控制极和阴极间电压不足,难以以导通控制极接到R1、R2中间,抢答电路由指示灯和晶闸管组成的电路并联而成,三极管组成复合管,连接扬声器起到功率放大作用,带动扬声器。

6. 制作与检测

(1)用万用表判定好晶闸管各引脚极性。

(2)闭合按钮开关后按下一个按钮,这时对应的LED灯点亮。如按下另一个按钮LED等也同时点亮,就应把电源电压调低或者选用阻值大点的R2电阻再进行调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