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含量的测定(GB/T8313—2008)
1)原理
茶叶磨碎样中的茶多酚用70%的甲醇在70℃水浴上提取,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氧化茶多酚中的—OH基团并显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765nm,用没食子酸(gallic acid)作校正标准定量茶多酚。
2)仪器
①分析天平: 感量0.001g;
②离心机;
③分光光度计。
3)试剂
①乙腈: 色谱纯;
②甲醇;
③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
④7.5%Na2CO3: 称取37.50g±0.01g Na2CO3,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500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下可保持1个月。
⑤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1000μg/m L): 称取0.110±0.001g没食子酸(相对分子质量188.14),于100m L容量瓶中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
⑥没食子酸工作液: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 L,2.0m L,3.0m L,4.0m L,5.0m L的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于100 m 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10μg/m L,20μg/m L,30μg/m L,40μg/m L,50μg/m L。
4)操作步骤
(1)样品溶液的制备
①母液的制备: 称取0.2000g均匀磨碎的试样,于10m L离心管中,加入在70℃中预热过的70%甲醇溶液5m 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润湿,立即移入70℃水浴中,浸提10min (隔5min搅拌一次),浸提后冷却至室温,转入离心机,在35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0m L容量瓶。残渣再用5m L的70%甲醇溶液提取一次,重复以上操作。合并提取液定容至10m L,摇匀,过0.45μm膜,待用(该提取液在4℃下可至多保存24h)。
②测试液: 移取母液1.0m L于100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测。
(2)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没食子酸工作液各1.0m L于刻度管中,在每个试管内分别加入5.0 m L10%的福林酚试剂,摇匀。反应3~8min内,加入4.0m L7.5%Na2CO3溶液,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60min。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作空白,在76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没食子酸工作液的浓度与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的测定
取测试液1.0m L按照上述操作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液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 X——茶多酚的含量,mg/g;
C——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到的没食子酸浓度,μg/m L;
V——样品提取液的体积,10m L;
d——稀释倍数,1m L稀释成100m L,稀释倍数为100;
m——样品的质量,g。
6)说明及注意事项
样品吸光度应在没食子酸标准工作曲线的校准范围内,若样品吸光度高于50μg/m L浓度的没食子酸标准工作溶液的吸光度,应重新配制高浓度没食子酸标准液进行校准。
2.儿茶素(catechins)含量的测定(GB/T8313—2008)
1)原理
样品烘干、磨碎,用70%的甲醇溶液在70℃水浴上提取,儿茶素的测定用C18柱,检测波长278nm,梯度洗脱,HPLC分析,用儿茶素类标准物质外标法直接定量,也可用儿茶素类与咖啡碱的相对校正因子RRFStd(ISO国际换算结果)来定量。
2)仪器
①分析天平: 感量0.0001g;
②离心机;
③高效液相色谱仪: 包含梯度洗脱及检测器;
④液相色谱柱: C18(内径5μm,250mm×4.6mm);
⑤水浴锅。
3)试剂
①乙腈: 色谱纯。
②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 10mg/m L(现配)。
③抗坏血酸溶液: 10mg/m L(现配)。
④甲醇、乙酸等。
⑤稳定溶液: 分别将25m LEDTA溶液、25m L抗坏血酸溶液、50m L乙腈加入500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⑥色谱流动相。
流动相A: 分别将90m L乙腈、20m L乙酸、2m LEDTA加入1000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溶液过0.45μm膜。
流动相B: 分别将800m L乙腈、20m L乙酸、2m LEDTA加入1000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溶液过0.45μm膜。
⑦标准储备溶液。
咖啡碱储备溶液: 2.00mg/m L。
没食子酸储备溶液: 0.100mg/m L。
儿茶素类储备溶液: 儿茶素( +C) 1.00mg/m L、表儿茶素( +EC)1.00mg/m L、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2.00mg/m 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2.00mg/m 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 2.00mg/m L。
⑧标准工作溶液: 用稳定液配制。
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 没食子酸5~25μg/m L,咖啡碱50~150μg/m L,+C50~150 μg/m L,+EC50~150 μg/m L,+EGC100~300 μg/m L,+EGCG100~400 μg/m L,+ECG50~200μg/m L。
4)操作步骤
(1)样品溶液制备
①母液的制备: 按照茶多酚含量测定操作步骤中母液的制备进行。
②测试液: 用移液管移取母液2m L至10m L容量瓶中,用稳定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过0.45μm膜,待测。
(2)色谱条件
流动相流速: 1m L/min;
柱温: 35℃;
紫外检测器: λ=278nm;
梯度条件: 100%A相保持10min→(15min内由100%A相→68%A相、32%B相)→68%A相、32%B相保持10min→100%A相。
(3)测定
待流速和柱温稳定后,进行空白运行。准确吸取10μL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液注射入HPLC,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注射10μL测试液,测试液以峰面积定量。
5)结果计算
(1)计算方法
①以儿茶素类标准物质定量:
式中: A——所测样品中被测成分的峰面积;
f Std——所测成分的校正因子(浓度/峰面积,浓度单位“μg/m L”);
V——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 L;
d——稀释倍数;
m——样品的称取量,g。
②以咖啡碱(caffeine)标准物质定量:
式中: RRFStd——所测成分相对于咖啡碱的校正因子;
SCaf——咖啡碱标准曲线的斜率(峰面积/浓度,浓度单位“μg/m L”)。
表13-2 儿茶素类相对咖啡碱的校正因子表
(2)儿茶素类总量计算公式
儿茶素类总量(%) =EGC含量+C含量+EC含量+EGCG含量+ECG含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