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训目标
①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②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2)知识准备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及吸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制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微量铁,可选用显色剂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在p H值为2~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和二价离子结合生成红色配合物,即
此配合物的lg 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1.1×104L/(mol·cm),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 K稳=14.1。因此,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为
测定时酸度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离子易水解。本实验采用HAc-Na 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 H≈5.0,使显色反应进行完全。
为判断待测溶液中铁元素含量,需首先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中不同浓度铁离子引起的吸光度的变化,对应实测样品引起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铁离子浓度。
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O2-3;20倍的Cr3+、Mn2+、VO-3、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但Bi3+、Cd2+、Hg2+、Zn2+、Ag+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
3)试剂仪器准备
①仪器:UV-1800型分光光度计或其他酸度计,容量瓶(50m L、100m L、500m L、1000m L),吸量管(2m L、5m L、10m L),比色皿,吸耳球。
②试剂:硫酸铁铵(AR),盐酸,盐酸羟胺(AR),醋酸钠(AR),醋酸(AR),邻二氮菲(AR)。
4)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①清洗容量瓶,移液管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②开机调试至工作状态。
③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池的配套性。
(2)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100μg/m L铁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0.8634g铁盐NH4Fe(SO4)2·12H2O(AR)置于烧杯中,加入20m L6mol/LHCl溶液和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000m 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充分摇匀得100μg/m L储备液。
②10μg/m L铁标准溶液配制。用移液管吸取上述100μg/m L铁标准溶液10.00m L,置于100m L容量瓶中,加入2m L6mol/LHCl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③盐酸羟胺溶液(10%):新鲜配制。
④邻二氮菲溶液(0.15%):新鲜配制。
⑤HAc-Na Ac缓冲溶液(p H≈5.0):称取136g醋酸钠,加水使之溶解,在其中加入120m 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500m L。
⑥HCl溶液(1+1)。
(3)邻二氮菲-Fe2+吸收曲线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10μg/m L)6.0m L,放入50m L容量瓶中,加入1m L10%盐酸羟胺溶液,2m L0.15%邻二氮菲溶液和5m LHAc-Na A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选用1cm比色皿,以实际空白(即在0.0m L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400~560nm,每隔5nm测定一次吸光度。以所得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相应波长λ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A与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取测定Fe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测定波长。
(4)标准曲线(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铁标准溶液(10μg/m L)0.0、1.0、2.0、4.0、6.0、8.0、10.0m L分别放入7个50m L容量瓶中,分别依次加入1m L10%盐酸羟胺溶液。稍摇动:加入2m L0.15%邻二氮菲溶液及5m LHAc-Na A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 L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λmax为测定波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也可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从实验教师处领取含铁未知液1份,放入50m L容量瓶中,按以上方法显色,并测其吸光度。此操作应与系列标准溶液显色、测定同时进行。
依据试液的A值,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其浓度,最后计算试液中含铁量(以μg/m L表示),并选择相应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所得的各次测定结果绘入计算机,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入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7)数据处理
①邻二氮菲-Fe2+吸收曲线的绘制。见表6.3。
表6.3 不同波长吸收
作吸收曲线图,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__________nm。
②标准曲线的制作和铁含量的测定
a.数据记录(0号为参比溶液),见表6.4。
表6.4 数据记录
b.作标准曲线图。
c.从坐标曲线上查得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
d.计算未知溶液中c(Fe2+)=__________μg/m L。
5)注意事项
①测定过程中,不要将参比溶液拿出样品室,应将其随时推入光路以检查吸光度零点是否变化。如果不为“0.000”,将选择开关置于“T”挡,用100%调整T,再选择“A”挡。这时如果不为“0.000”,再继续调解直至“0.000”。
②使用前若发现变色硅胶管已变色,应及时更换硅胶。
③比色皿盛取溶液时只需装至3/4即可,不要过满,避免在测定时拉动过程中溅出,使仪器受湿,被腐蚀。
④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能与其他的仪器上的比色皿单个调换。
⑤仪器应小心操作,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机件。若发现仪器工作异常,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不得自行处理。
6)问题探究
①用本方法测出的铁的含量是否为试样中Fe2+含量?
②用邻二氮菲法测定铁时,为什么在测定前需要加入酸羟胺?
③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用蒸馏水作参比?
④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有何区别?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何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