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19世纪开始研究,目前测定气体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静态饱和法、气体PVT测定法、泡点压力法、平衡液体取样法、磁悬浮天平称量法等。
(一)静态饱和法
静态饱和法,又称Ostwald法(Markham et al,1941;Yeh et al,1964;Onda et al,1970;Yasunishi et al,1979;Vázquez et al,1994a,1994b),指在温度、压力已知的情况下,将已知体积的气体通入已知体积的溶液中,达气液平衡后取样分析,计算出吸收平衡前后气体的体积之差,从而确定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Zheng等(1997)用静态饱和法测定了低压下CO2、CHCLF2、CHF3、C2H2F4和C2H4F2在纯水及Na Cl溶液中的溶解度;Teng等(1998)用该方法测定了液态CO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姚善泾等(1988)、文娟等(2013)用此方法测定了低压下CO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二)气体PVT测定法
气体PVT测定法,也称恒定容积法,指向已知体积的气体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气体,记录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由于气体的温度、压力、体积都已知,则可以计算出容器中气体的摩尔数。将装有气体的容器与装有已知量溶液的容器相连,达到平衡后,体系的温度、压力不再变化,记录平衡后的温度、压力,因容器中剩余气体的温度、压力、体积已知,可计算出剩余气体量,溶液溶解的气体量则为初始量与剩余量之差。又因溶液的量已知,故可以算出气体在此溶液中的溶解度。Nighswander等(1989)和Cramer(1982)等采用气体PVT测定法测定了CO2在纯水及Na Cl溶液中的溶解度。
(三)泡点压力法
泡点压力法是指在可视的高压釜中装入已知量的溶液和气体,通过加压使之成为单相(液相),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缓慢降压,当在视窗中看到第一个气泡产生时,记下此时的压力和温度,则此点称为泡点。因第一个产生的气泡对溶液中溶解的气体量影响不大,故气体溶解度可以根据之前已知的溶液和气体量计算得到。Rumpf等(1994)采用泡点压力法测定CO2溶解度。此方法的缺点是测量时压力不可控制,并且精度不高。
(四)平衡液体取样法
平衡液体取样法,指在一定温压下,在已知体积的溶液中通入CO2,待达到气液平衡后,分离出少量溶液样品并分析其中的CO2含量,从而确定CO2的溶解度。平衡液体取样法又分为重量分析、体积分析、化学滴定等(朱宁军等,2011)。Wiebe等(1939、1940、1941)采用该方法测量了CO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测量的温压范围为298~373K、0.1~70MPa;顾飞燕(1998)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温度为303.15K、313.15K,压力为0.1~6MPa下CO2在Na Cl溶液中的溶解度。
平衡液体取样法应用非常广泛,是测量高压下气体溶解度的主要方法,但取样后改变了原有的温压条件,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得到的溶解度结果一致性较差,且取样过程可能造成漏气现象而使样品破坏。
(五)磁悬浮天平称量法
磁悬浮天平称量法是指在一定温压下,将已知体积的溶剂和CO2通入磁悬浮天平(MSB)测量室,达到饱和后,根据测量溶液溶解前后的体积和密度,确定溶解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温度、压力可以保持不变,且不需要取样分析,可以避免样品被破坏;缺点是溶液体积的测量精度对溶解度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故对其测量精度要求很高。
此外,还有气相色谱法(Servio et al,2001)、焓变计算法(Koschel et al,2006)、液体密度推断法(Kiepe et al,2002)等方法测定C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尽管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点,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不足:①样品大都被移动过,不是原位测量,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②达到气液平衡所需时间较长,测一个数据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③受仪器装置的限制,往往不能获得高压下的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