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
(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的反应为: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3O+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可认定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式中,c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时间t时的蔗糖浓度。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为旋光物质,当反应进行,如以一束偏振光通过溶液,则可观察到偏振面的转移。蔗糖是右旋的,水解混合物是左旋的,所以偏振面将由右边旋向左边。偏振面的转移角度称为旋光度,以α表示。因此可利用系统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过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液层厚度、光源波长及反应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 [α]这一概念并以式 (3-20)表示:
式中,t为实验温度;D为所用光源波长;α为旋光度;l为液层厚度 (常以10cm为单位);c为浓度 (常用100cm3溶液中溶有m克物质来表示),式 (3-20)可写成:
由式 (3-21)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旋光度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
α=Kc (3-23)
式中,K是与物质的旋光能力、液层厚度、溶剂性质、光源的波长、反应时的温度等有关系的常数。
蔗糖是右旋性物质,葡萄糖也是右旋性质,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它们的比旋光度为:
[α蔗]20℃D=66.65°;[α葡]20℃D=52.5°;[α果]20℃D=-91.9°正值表示右旋,负值表示左旋。
可见当水解反应进行时,右旋角不断减小,当反应终了时体系将经过零变成左旋。
因为上述蔗糖水解反应时,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旋光度与浓度成正比,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旋光度之和 (加和性)。若α0、αt、α∞分别为反应时间0、t、∞时溶液的旋光度,由式 (3-19)即可导出:
c0=K(α0-α∞) (3-24)
ct=K(αt-α∞) (3-25)
将式 (3-24)、式 (3-25)代入式 (3-19)可得:
式(3-26)中ln(αt-α∞)对t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WZZ-2B自动旋光计(带旋光管)(1台)、超级恒温水浴(1套)、100cm3锥形瓶(2个)、25cm3移液管(2支)、100cm3烧杯(1个)、50cm3的容量瓶(1个)。
2.试剂
2mol/dm3HCl溶液、蔗糖 (AR)。
四、实验内容
1.准备恒温水浴
将恒温水浴调节到20℃恒温,然后将旋光管口外套接上恒温水。
2.旋光仪零点的校正 (旋光仪见第二章仪器使用简介部分)
洗净旋光管各部分零件,将旋光管一端的螺帽旋紧,向管内注入蒸馏水,取玻璃盖片沿管口轻轻推入盖好,再旋紧螺帽,勿漏水或有气泡产生,盖上箱盖,待示数稳定后,按清零按钮。
3.蔗糖水解过程中αt的测定
称取10g蔗糖,溶于蒸馏水中用50cm3容量瓶制成溶液。如溶液浑浊需进行过滤,用移液管取25cm3蔗糖溶液和25cm32mol/dm3HCl溶液分别注入2个100cm3干燥的锥形瓶中,并将2个锥形瓶同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15min,待恒温后,将HCl溶液加到蔗糖溶液的锥形瓶中混合,并在HCl溶液加入一半时开动停表作为反应的开始时间,不断振荡摇动,迅速取少量混合液清洗旋光管两次,然后以此混合液注满旋光管,盖好玻璃片,旋紧套盖 (检查是否漏液、有气泡),擦净旋光管两端玻璃片,立刻置于旋光仪中,盖上箱盖,仪器数显窗将显示出该样品的旋光度。测定第一个旋光度数值后,每隔5min测一次,经1h后停止实验。
4.α∞的测定
为了得到反应终了时的旋光度α∞,将步骤3中混合液保留好,48h后重新恒温观察其旋光度,此即为α∞。也可将剩余的混合液置于65℃的水浴中保留1h,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α∞。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1)记录如下表。
(2)以ln(αt-α∞)对t作图,所得直线斜率算出反应速率常数k。
(3)由上述直线外推至t=0,求得ln(αt-α∞),再代入式(3-26)计算k值,并比较之。
(4)计算蔗糖水解反应的半衰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