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掌握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技术
氯霉素的分子结构在抗菌素中是较简单的一种,其结构如下:
它有4个异构体,统称为氯胺苯醇。氯霉素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臭,微苦,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或丙二醇,水溶液显中性,在弱酸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是以朗伯-比尔定律为依据。当入射光波长λ与吸收池厚度l为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吸光度A与该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氯霉素的水溶液在278nm的紫外光区有最大吸收,质量分数为1%的该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ε1cm=298dm3/(mol·cm),以蒸馏水作参比,采用标准曲线法,即可测出未知液中氯霉素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756M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10cm3吸量管、25cm3容量瓶 (或比色管)、100cm3容量瓶。
2.试剂
氯霉素 (可用儿童药用药片,每片含氯霉素50mg)、待测氯霉素溶液样品。
四、操作步骤
1.氯霉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10mg标准氯霉素,用1cm3乙醇溶解后转移至100cm3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此溶液2.50cm3、5.00cm3、7.50cm3、10.00cm3和12.50cm3,分别置于25cm3容量瓶 (或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系列为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溶液标准系列。
2.绘制吸收曲线
取中间浓度的氯霉素标准溶液 (即加入7.50cm3氯霉素的容量瓶中的溶液),在260~290nm之间,以蒸馏水作参比,作波长为1nm的吸光度扫描,扫描速度为100点/min。根据扫描出的图谱 (即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
3.绘制标准曲线
以水为空白,λmax为测定波长,按数据打印方式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的测定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待测氯霉素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
五、数据处理
以实验数据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氯霉素样品的含量。
六、思考题
(1)试比较756MC紫外分光光度计和7220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
(2)本实验测定时能否用玻璃比色皿?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