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语文学习动机的意义
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为了避免失败而不愿主动进行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却由于过度焦虑而成绩总是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语文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意志力、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关联。作为激发、维持学生学习行为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有着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就能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学生努力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并能够在学习中发挥创造性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1.理论研究的现状
在小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身在一线的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中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动机一旦形成,会促使学生用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语文,对语文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在遇到困难时也会有较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如果学生具有十分明显的学习动机,就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去对待语文这门学科,会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作为影响学生学习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关于动机,前人已进行了大量、有效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见解,主要有“人本主义动机观”、“行为主义动机观”、“认知主义动机观”等等。这为语文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那么对于刚入校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怎么会造成语文学习动机不强的状况呢?
赵志伟老师在《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弱化原因及其对策》一文中提及:目前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确实存在着“看不出学习活动的意义,不主动参加学习”这样一种状况,其根源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削弱了。作者指出:中小学语文学习效率不高,语文课不大受学生欢迎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外,种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训练方式、教师和家长不恰当的强化手段,各种不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外部环境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形不成新的认知冲突,激不起学习兴趣,最终弱化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语文学习变成纯粹由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具体表现为:(1)语文教学中的“无序”;(2)语文教学的无趣;(3)语文学习难以取得高分。作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无序、无趣以及学生体会不到“成就需要”削弱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部动机,反过来,学生为取得好成绩的外部动机过分强烈,教师与家长借助于大运动量的训练,结果学生进一步陷入困境;采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造成一批“失败者”;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使语文学习更无趣。不适当的强化,反而又造成了语文学习的无效,最终又从根本上削弱了语文学习动机。再加上教师的榜样力量在削弱以及存在于家庭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一起导致了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弱化。
韩雪屏老师认为:语文课程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并不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她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在《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中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不喜欢一些课文,认为有些课文的时代太久远,观点太陈旧,离现实生活太远,有些甚至还带有“洗脑子”的意味;(2)语文知识没有明晰的系统,不好掌握;课堂教学总是“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老一套,引不起学习的兴趣;(3)语文学习的成绩提高不快、不明显,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大致可以归为家庭因素、学校(教师)因素及社会因素。学生正是在这些因素下,不知不觉地影响了自己的语文学习动机。而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学校(教师)因素这一方面入手,研究出有效的对策,从而改善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学习动机,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弱化的成因
(1)应试教育违背了语文能力增长的科学规律
2008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贵州、甘肃和上海8个省市通过抽样进行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质量监测。其中上海4个区共有48所小学的1430名四年级学生参加了监测,上海学生体验到消极情绪的比例比8省平均水平要高,表示“希望不用去上学”的四年级学生有7.4%,“成绩不好”、“害怕失败”和“学习任务重”是这些学生产生消极学习感受的主要原因,四年级学生选择此三项的比例分别为39.7%、38.0%和30.7%。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作业时间明显过长,超过教育部规定时间的上海学生比例比8省平均水平高,上海市4个区均位于50个区县的前列,四年级有67.1%的学生超过教育部规定时间。在睡眠时间方面,学生每天睡眠达到9小时的比例为45%,不足7小时的比例为4%。
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讲究的是日积月累,需要有耐心,无捷径可走。而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功利化”,讲究的是立竿见影,每一步都要收到明显的效果。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每篇课文都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反映,都可以独立存在,而不像数理化那样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递进性,因而不可能有数理化那样“一课一得”的收效。众所周知,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性”诉求日渐增多。由于受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导致语文教师背负了较大的压力,而教师则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等手段将压力转嫁给学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崇尚“题海战术”的做法违背了语文能力增长的科学规律。其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其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必然导致学生会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兴趣匮乏以及学习方法违背语文学习的科学性等问题,必然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2)语文课程的全面教育功能有所削弱
应试教育的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学校语文课程的全面教育功能。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紧紧围绕考点这一命题的核心,人为地将许多文质兼美、意味隽永的文章割裂成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精练、点评、例析、考点剖析与单元过关测试等形式明晰考点的分布,使原本富含人文性和情感性的语文变得一点滋味也没有,学生学习起来味同嚼蜡。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模式化、结构化,语文课教学看起来更像是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操作”,让学生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一个又一个步骤。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似乎较为全面而系统,教师的教学有章可循、有矩可遵,以有效教学促有效课堂,用规范教学使质量提升;但是这种“程序化”氛围浓厚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不能授予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本应生动、形象、有趣的东西变得枯燥无味,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只能让学生生厌。“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带着感情教,满怀深情说,所教的课、所讲的道理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学生带着感情学,注情于文,深切感悟,才有可能学好。离开感情因素让学生在枯燥的环境中去学习语文,是导致学生产生语文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
(3)师生关系的影响
师生关系紧张、情感对立,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反感。由于当前小学中大多语文老师都担任班主任的工作,除了学习,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束得较多,因而师生之间产生矛盾的机会也比较多。一旦教师在教育态度、方式方法中有任何的不妥或者和学生沟通不够,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随之,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也就厌烦起来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8年测试报告指出,只有50%的学生认为得到了教师的鼓励与公平的对待。受课堂规模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关注、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但成绩好的学生总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如点头肯定、手势示意、信任的目光、赞赏的微笑、轻轻的抚摸以及语言鼓励等;而学习成绩不太好,或者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却很少得到教师的认可、鼓励和正面激励。可见,学生得不到“公平待遇”的现象比较普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强,认为自己在达到教师的学习期望后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进而在得到教师的评价后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以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反之,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弱,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就越低,对学生的鼓励就愈少,学生失去了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动机与诱因,从而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愈来愈低,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也愈来愈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