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灵活运用,提高孩子想象力
美术包括了水粉、油画棒、彩墨、彩纸拼贴、版画、泥塑、废旧材料的运用等几十种,美术课的真正目的不是教孩子怎样使用这些绘画工具,而是引导孩子用各种不同的笔、纸、材料来丰富、创新自己的作品。孩子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在成年人眼中一件不起眼的事或物,在孩子们的心中往往会掀起轩然大波,进而引发出一些不可思议的想象,甚至不恰当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避免不恰当想象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例如,在教学《材料巧利用》时,正处秋天时节,我带领学生到校园中、附近小区里搜集可以用的材料。然后我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合理地处理收集的五彩缤纷的树叶。针对一年级《树叶拓印》一课的延续,我设计了《叶子拼贴》内容,让学生通过收集秋天的落叶→观察叶子(叶子的外形和色彩的认识)→以叶子作为构思、造型、剪贴→感受自己创作的乐趣。(如图五)
图五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小学美术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发现、探索、研究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去驾驭课堂,巧妙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化“腐朽”为神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准则,从学生的思想、言行中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开阔思维、展开想象,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锻炼和丰富想象力。
除了以上所述,我觉得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中教师可主动把握好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在走廊上或者橱窗的画画天地里,布置小画廊,不断地展出孩子们的作品。在家庭中,儿童是否具有良好的作画动机,取决于家长的正确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把正确的方法结合孩子的作画特点和家长交流。平时注重孩子的想象力的培养。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有益的故事,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应当尽量展示儿童的作品,听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培养他们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让他们复述发生过的事件和看到过的物体的形象、色彩等内容,越具体越好。这样在家校双方的配合下,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树立富有童心的儿童画评价观也是至关重要的,有许多孩子的家长时常感叹“我的孩子平时不知道在画些什么东西”,对于家长们的这种“感叹”委实叫人心痛。我们说,儿童绘画的过程是一个集审美与情感陶冶等功能于一体的过程,其表现结果并不是最终标准。所以说,我们在观看儿童画画时,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什么。对于孩子们的画,要注意多从正面去进行鼓励,多从孩子的心理去理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