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集声助听器时代

原始集声助听器时代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助听器技术已经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是也不能说这种原始的集声助听器时代已经结束了,因为还有许多听力正常与不正常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还会用手放在耳后来助听,它确实是一个有效地提高信噪比的便利的助听装置,它不需要能源,又不会发生故障。
原始集声助听器时代_助听器学

1.1.1 原始集声助听器时代

17世纪中叶的声学集声助听装置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哺乳类动物的听觉较人类灵敏。首先发现的是这些动物的外耳较人类发达,它们都有喇叭状灵活转动的耳廓,当察觉细微声音的时候,它们能及时转动长大的耳廓对准声源以捕获信号。人们从此得到启示,第一次有人把手模拟成杯状放在耳后,这等于加大了耳廓的集音面积,可以提高5~10分贝(dB)的中高频增益,它同时也阻挡了来自耳后的声音,至少对于中高频声音来说像一个极有效的放大降噪系统,声学助听时代就此开始了。然而,这种扩音装置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当人们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收听效果的时候,仅用人自己的手掌来扩大耳廓是不够的,于是人们把动物的角或贝壳、螺号等置于耳后,可以起到比自己的手掌更好的扩音效果。当人们不再满足自然的助听装置时,就开始设计各种声学集声助听器,这些更有效的声学助听器出现在17世纪中叶,如可挂在帽子边缘的壶状、烟斗状、管状、喇叭状的集声器,甚至还有一种助听椅,其扶手上有多个声音收集器,并用一个固定的管子来收听。这些助听装置的构造是由一个很大的终端来收集尽可能多的声音,声能沿着喇叭状或漏斗状集声器的拾音口进入,拾音口的面积随着传声管的长度逐渐减小,最终传递到耳道内(如果面积减小得太快,大多数的声音会被反射掉,而不是进入耳内,助听效果就会下降)。所以,有效的声学集声助听装置通常是宽长的。

这类助听装置的助听效果是肯定的,但问题是这类助听装置的体积都很大,因此,很多人长时间致力于使之小型化。从1692年开始就有把喇叭状助听装置卷起来变小的想法,如将这类喇叭助听装置藏在高帽子里、椅子扶手中、扇子和胡须中等。

这类原始声学助听器的另一个优点是拾音口靠近谈话者,可以拾取更强更多的声音。它是用集声器号角状的拾音口来搜集声音,同时与长管相连,长管的另一端是听筒。如果谈话者对着号角讲话,信噪比就较原来有很大的增加,目前还没有哪个复杂的助听器可以有这种信噪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助听器技术已经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是也不能说这种原始的集声助听器时代已经结束了,因为还有许多听力正常与不正常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还会用手放在耳后来助听,它确实是一个有效地提高信噪比的便利的助听装置,它不需要能源,又不会发生故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