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书笔记就是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成果。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做读书笔记

然后形成明确的阅读成果。读书笔记就是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成果。做好读书笔记可帮助你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系统整理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且能积累宝贵的读书资料。常见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

摘录笔记

摘录笔记是对原始材料的摘录。摘录的内容有文中的主要观点、重要论据、重要图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些摘录基本上都是作者的原话,但并不只是简单地抄写,而是在摘录这些原始资料时最好带有原始出处,如书名或题目、作者、出版社或期刊、年代等,以备日后引用以及重新研究。

另外,也可以在摘录笔记中,积累所阅读文章中的精彩描写、巧妙修辞手法、名言佳句等,并整成一个“个人修辞描写手册”之类的小册子,对于日后的写作将大有益处!

例如,有同学阅读了一篇描写寓言的文章,摘录了其中说明寓言的句子: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向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提纲笔记

提纲笔记是对原文中心思想的概括,也是对全文阅读后的一个总结。它是在你真正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用你自己的话,对全文结构和内容的高度提炼和转述,必须与原文意思相符。摘要笔记目的是练习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理清文章的脉络,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的结构。

例如,当我们精读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话这样的写出提纲笔记:

中心思想:《背影》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军阀统治的旧中国时期,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地关爱和儿子对深沉父爱的体验以及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结构:全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书评笔记

书评笔记又叫评论式笔记,内容可以是所读作品的内容或形式的评论,可以是对全篇的评论或对个别句段的评论,也可以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还可以讨论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或现实意义。书评笔记体现着我们对作品独特的理解,是我们对作品做更高层次的思考的结果。这有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对于以后的创作、深入阅读等,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心得笔记

心得笔记是用自己的话写下的读后感,它是读书笔记中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它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真情实感,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写读书心得笔记,一定要在对文章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切不可简单摘录文章的语句,要用自己的话,对文章进行精细思考,总结评价,形成对文章的辩证的、批判性的认识。仍然以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子,说明心得笔记技巧的运用:

《背影》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