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阅读、听写等学习技能一样,数学技能也是一种与个体生存、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技能。一个孩子如果数学学习出现困难,不仅影响其其他各门相关学科的学习,而且会造成日常生活中的不适应。
数学被誉为是一种世界语言,它是一种可供任何不同个体和民族来进行思考、记录、交流的符号语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最明显的特征有三。
★抽象性
数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譬如说“2”这个简单的数字,它可能表示是两个人、两头猪、两个苹果或两根棒棒糖等;“2+3”这个式子可以表示是两棵树加3棵树,也可以表示为两碗饭加3碗饭。总之,它们舍弃了客观世界中千奇百怪的现象,只从数量上考查它们,并抽象出它们都具备“2”或“2+3”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同样在几何中,“直线”这一概念,并不是指现实世界中的拉紧的线,而是把现实的线的质量、弹性、粗细等性质都撇开了,只留下了“向两方无限伸长”这一属性,但是现实世界中是没有向两方无限伸长的线。再譬如“正方形”这样一种简单的图形,就可能代表正方形的画布、正方形的桌面、正方形的地板,它舍弃了种种不同的内容,从这许多不同中抽象出正方形这样一种抽象的空间形式。如果进一步去研究,如何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那么,这个周长或面积规律,就适用于一切具有此形状的物体。可见,数学学习能力体现着儿童从环境中抽出空间和数量的关系以及符号之类的刺激,并对这类刺激进行最适宜的加工运算的能力。
数学这种抽象的特点,需要高超的抽象思维能力或认知能力。人的思维能力或认知能力可以分为抽象的和具体的。有些人形象思维能力甚佳,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高超,对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的处理和应对能力正常,但一涉及抽象的数学学习就无所适从,一筹莫展。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对事物的抽象关系的直观能力,不能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展开抽象的思维,所以就会在学习中出现文理不平衡现象,产生所谓的数学学习障碍。
★逻辑性
数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逻辑性,体现在数学的推理和结论是严密准确、无可争辩、毋庸置疑的。数学逻辑性的最佳说明即它的公理化思想,如欧几里得的几何经典著作《几何原本》可以作为逻辑的严密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少数定义、公理出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演出整个几何体系,把丰富而零散的几何材料整理成系统严明的整体,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杰作之一,一直被后世推崇。两千多年来,所有初等几何教科书以及19世纪以前一切有关初等几何的论著都以《几何原本》作为根据。而近代建立起来的希尔伯特公理体系,则使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更趋严密。
逻辑性要求人们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或认知能力。它与抽象思维有所不同,抽象思维是对事物的抽象关系的把握,超越了形象和具体,体现为一种直观,而逻辑思维是对抽象出来事物关系进行时间顺序和空间秩序的把握与对事物种属关系的理解,它以抽象思维为基础。如果这种逻辑思维受到损害,人们就不能对经验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理解。
★系统性
数学的系统性表现在它的知识衔接紧密、一环套一环。例如,学不好算术就很难理解代数;平面几何基础不好,那么空间几何一定也会学得一团糟。作为一门学科,数学一直以其完整、严密的系统性成为其他学科体系的典范。从某种角度讲,一门“学科”要称为“科学”,必须有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的方式进行表示、演绎,物理、化学便是追随数学的脚步而成熟、完善并最终成为一门合格的“科学”的。数学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密切相连,因为逻辑性强的事物必定具备一定系统性。但是我们如果从数学学习的角度进行区分的话,数学的逻辑性体现在学习的微观层面即具体的加工过程中,它要求运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数学的系统性多体现在学习的宏观层面及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它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整体框架性、衔接流畅性,如我们一般都是从小学最原始的概念一直到像函数、复数、微分、积分、泛函数、n维甚至无限维空间等抽象的概念,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不断深化为一个完整数学体系的过程。
这种系统性加深了数学学习障碍的复杂性,通过有关音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阅读障碍主要是形音解码的速度和形音连接的准确性受到了妨碍。这种妨碍不是系统的,是相对单一的,像一个生病的缺陷。而数学的系统性使得数学学习具有紧密的前后知识联系,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议案衔接性,如果前面的知识导致学习产生困难,后面的学习则无法进行。
正是数学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感到困难,产生所谓的数学学习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