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吃不吃那颗棉花糖并不真的代表什么

吃不吃那颗棉花糖并不真的代表什么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讲述了我们所发现的在棉花糖实验中的等待时长与青春期内容的相关性,包括SAT成绩。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在误解我报告中“相关性”的含义。当麦拉冷静下来后,她当然知道自己错误理解了那些结论:这些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始终如一、显著的相关性只是一种很宽泛的对一类人的概括性描述,并不能对个体进行准确预测。


吃不吃那颗棉花糖并不真的代表什么


20世纪80年代,我在欧洲一个主流行为科学研究所就我早期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些跟踪发现做了报告。我讲述了我们所发现的在棉花糖实验中的等待时长与青春期内容的相关性,包括SAT成绩。在听了我的讲座几个月后,那时在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的我的朋友麦拉联系了我。她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她感到很担忧,不论她如何努力,她4岁的儿子始终拒绝去等待更多的饼干(这是他的最爱)。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在误解我报告中“相关性”的含义。麦拉认为,我的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有着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但是无论她做什么,她的孩子都无法做到延迟满足,这至少对她的孩子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未来。


当麦拉冷静下来后,她当然知道自己错误理解了那些结论:这些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始终如一、显著的相关性只是一种很宽泛的对一类人的概括性描述,并不能对个体进行准确预测。以对烟草的使用为例,许多人因为身患由尼古丁诱发的疾病过早死亡,但是另一些(实际上是很多)人却并不会。如果乔尼能够在实验中等待棉花糖,那么你会知道他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至少在那种情况下是有的。但是如果他不能做到,你也不能说这代表着什么。你可以说他想去等待但是他没能做到,或者换个简单的说法,他就是因为参加实验前没有去上厕所。如果一个小孩子想要去延迟满足却发现自己按了铃,试着去理解其中的具体原因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同在之后的章节里所讨论的,一些孩子在延迟满足能力方面的起点比较低,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也能做得越来越好;而另一些在起步时很有天赋,也拥有更好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之后的岁月里自控力却会慢慢减弱。在必应幼儿园的实验证明,对于诱惑物的不同精神呈现方式可以改变甚至颠覆其对行为上的影响。1分钟也不能等待的孩子在改变了对于诱惑物的想法后可以成功地等待20分钟。对于我来说,这项发现比起那些长期以来的相关性研究更有借鉴意义,因为它指向了可以加强自控力和减弱压力的一种策略性方法。同时,认知神经科学以及大脑成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长足发展为我们走入潜在影响延迟满足能力的大脑机制开辟了一片空间。我们现在可以在需要控制自己的冲动时想想怎么去利用自己的想法使大脑冷静下来了。




●在棉花糖实验中,成功延迟满足的孩子主要运用了三大策略:分心策略、抽象化策略、冷静聚焦策略。


●分心策略:让孩子用手蒙住眼睛,或者是完全将头转向别的地方以避免看到奖励物;或者把按铃和盘子往外推,使之尽量远离自己,甚至把盘子推到了桌子边缘。最后一招是闭上眼睛试图去睡觉。


●抽象化策略:给孩子看奖励物的图片而不是真实的奖励物,等待会变得容易许多。当然,图片必须和真实的奖励物一致。


●冷静聚焦策略:更加关注奖励物抽象、认知性、信息性方面的特征(它是圆的、白的、软的、小的),比如提示孩子们将棉花糖想象成圆形的云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