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教子箴言
一些善于与孩子做朋友的长辈,大多都善于体察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不同于成人的各种想法和需要,并善于透过孩子的熟悉的事情进行施教,传达让人震撼心灵的感受。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时,使自己终身受益、记忆深刻的并不是长辈的说教,也不是课本上加了重点符号要求记下来的要点,而是出于那一两件触动心灵的平凡小事。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常说‘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长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
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很快,童第周一改以前的学习状态,甚至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学习,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
后来,童第周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他领导的研究工作居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在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对正处在生长发展特别阶段的孩子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头脑中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化的东西。针对孩子这样的特点,家长做教育的有心人,善于通过孩子熟悉的事情传达教育理念,孩子特别容易心领神会,从而触动孩子的心灵,经久难忘。
指物为寓,是教育的艺术。我们要善于在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捕捉能够感动孩子的情境;还要不断回想,不断从自己记忆的仓库里翻阅自己孩提时的种种体验。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心灵的碰撞,感情的共鸣。只有从内心深处生发的道德情感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触动孩子的心灵,教育才会持久地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