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概述
联结与认知是西方教育心理学中的两大对立观点,在其早期的对抗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折中的流派:联结——认知派。该学派试图兼收并蓄,以期更合理地解释学习现象。这里着重介绍美国两位心理学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托尔曼(Tol-man)的认知目的学习理论,一是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的学习理论
托尔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自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者,其实他是一位折中主义者。他研究学习的出发点是寻求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的统一,这是他受华生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习观影响的结果,也是他的认知一行为观。他不同意早期联结主义者的学习即建立外显的刺激(S)与外显的行为反应(R)之间的联结,且S—R联结是直接的观点,托尔曼认为,S—R联结是间接的,其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即心理过程。由此,他认为学习所建立的联结应该是:S—0—R,其中,O即中介变量,指有机体的内部变化。他同时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白鼠迷津位置学习”实验(图3-3)来证明他的观点,从而提出了认知—目的学习理论。
从上图可以看到,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目的箱),三条通道可以达到食物箱,但距离不等,其中通道A最近,通道B其次,通道C最远。将白鼠置于出发点(起点箱),然后让他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熟悉通达食物箱的三条通道。一段时间后,发现白鼠选择最短的通道A,若在通道A的x点处堵塞,则白鼠选择走较短的通道B;若在通道B的y处也填塞时,白鼠直接走通道C。说明白鼠已经形成了关于该迷津的一种认知地图,并据此做出反应。
(一)托尔曼认知—目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而非盲目的
托尔曼认为动物的学习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获得食物。他不同意桑戴克、华生认为的学习是盲目的理论,认为目的是行为的重要特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学习就是期待的获得,且期待是认知性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所以学习是有目的的。
2.学习的实质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他必须认知这些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而有机体所学到的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形成“认知地图”认知结构)。如白鼠的位置学习不是它学会了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获得了与其所处环境有关的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认知地图”,即“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所以,它们能够按照认知地图去行动,选择捷径,得到食物。
3.外部刺激
(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着中介变量(O)
中介变量主要是行为的目的性和认知性,它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他主张将行为主义的S—R联结公式改为S—O—R,O是中介变量,与需求的认知有关。
4.外在的奖励、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
即使不给予外在强化,学习也可以产生。托尔曼提出“潜伏学习”的概念并以实验加以证明,潜伏学习即没有外显行为表现的一种学习,是动物在未受到强化(奖励)之前,头脑中已形成认知地图,产生了某种认识,即已产生学习,只是潜伏于记忆中没有表现出来,当强化物出现并被证实时,这种学习即通过外在的操作表现出来,起到了强化作用。这种强化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内在的强化,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习并不是S—R的直接联结,而是形成某种认知期待,即使没有外在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二)托尔曼认知目的说对教学实践的借鉴意义
从托尔曼的认知目的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习是受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个人期望、认知过程影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目的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研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认知方面的缺陷,从而有意识地加以教育,使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知结构。
(三)对托尔曼认知目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吸收了联结说的形式,充实了完形说的内容,把两个学说有机结合起来,且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他的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提出中介变量概念,重视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或因素,承认目的、动机等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以动物可观察的事实加以证明,这对于以后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自20世纪40年代起,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如儿童的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及其他社会反应等,而且发现这些社会反应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的。显然,用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因为: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地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对这些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一套综合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模仿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有人又称之为观察学习理论,现在被看做是社会认知理论。
(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交互决定观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三者相互影响,彼此联系,互为因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因具体情况而变化,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不同。行为、认知、环境三者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这一过程涉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两因素的结合或两因素之间的单向作用。行为和环境条件作为交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人的认知因素(即观念、信仰、自我知觉)和行为同样是彼此交互决定的因素。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三向图(图3-4)表示。
2.社会认知观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质的。他认为,行为的习得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即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例如,语言、社会规范、态度情感等的获得,用试误学习很难解释,用观察学习就容易说得通。儿童习得社会行为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也就是观察他们的榜样的行为获得的。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奖惩,个体都可能产生观察学习,只是受奖的行为更易被观察者所模仿。
3.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但它受到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的支配。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注意过程。它是观察学习的首要条件,其中榜样的特征及观察者的特征都影响着观察者学习的程度。如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有力的榜样,若观察者自身有依赖性,自我概念较低,则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
(2)保持过程。在观察榜样示范的基础上,将所观察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的形式保留在记忆中,头脑中储存观察到的表象,并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动作复现过程。即把观察到的、并保持在头脑中的信息转化成相应的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个体如何组织、能否进行自我反馈与矫正、能否对行为进行监控等都影响着动作的实际再现。
(4)动机过程。即个体因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强化、激励。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在这里非常重要,是关键。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给观察者提供了信息和诱因,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这里,班杜拉提出了三种强化形式。
外部强化:即对观察者所做出的模仿行为进行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例如,教师强化一个学生好的行为时,班上其他人也将在一定时间内互帮互助。替代强化还可能唤起个体的情绪反应,如作为学生家长或老师,如果你的学生因表现好、成绩突出而受到别人关注时,你会有愉快的感觉,这对你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即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并借助于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进而进行自我奖励或自我批评。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成绩标准,然后根据自己对成绩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
以上三种形式的强化都可以促进个体做出所模仿的行为。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又称“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所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主要有: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情境和生理状态。班杜拉及其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教学借鉴意义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教育者应该注意学生学习中的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不仅重视言教,更要注意身教,在对学生进行强化时,注意强化方式的变化,善于从内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三)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综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的实验全部以人为实验对象,提高了理论的实际适用性。他通过榜样行为的作用为观察学习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一方面强调外显的行为及强化,另一方面也强调观察学习,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补充了传统行为主义和认知观的不足,也是一种创新。他强调观察学习、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和替代强化,这对于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因此,班杜拉被认为是稳健派行为主义,他的理论由于融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派的观点而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但是,他的研究是建立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的,与社会实际生活还有差距,因此,他提出的一些原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