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时效性初探
罗 丽
《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要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张每个学生都不应等待单纯语言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赋予这些经历以意义。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一直在思索,在有效地单位时间内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优化课本教材,精致课堂环节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以往我们一本厚重的教材,严肃的教态,满意的高分,似乎是理想的教育画面,而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在有序中伴着活跃,严肃中伴有欢笑,厚重中伴有凝练,听话中伴有创新。
1.精心设计导入,引入听力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精心设计的课程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取决于导得“巧”,“活”,“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的同时,认真分析教材,并配以相应的导入方式。
1)提问式导入:例如在讲到日期时,我们可以就今天的“年,月,日”进行问答,在提问中引出课题,并且将“程式化”转向“生活化”,拉近感情沟通,但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你导出活力了吗?”
2)活动式导入:英文歌曲,英文绕口令是这一导入的主要形式,但须注意,所选的歌曲,绕口令要与课文内容相符,而且要注重由“形式”转向“内容”。同时要注意“你导出氛围了吗?”
3)回顾式导入: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通常采取这种形式,包括单词听写,造句等,虽形式单一,但有实效,所以如果采取这一形式要注意由“呆板”转向“趣味”,并且一定要注重“你导出实效了吗?”所以我们可以以对话表演,语言描述,作动作说单词,猜单词游戏等形式。
4)背景知识导入:在导入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5)时事导入:这一形式带领学生走向素质教育,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
6)实物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进行语言训练,并且直入主题。
2.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层层深入,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输入
导入之后,如果直接进入课本中的听力填空练习,学生常常会感到吃力或无从下手,因此,在此之前,我通常会根据听力材料自行设计一些练习,意在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以便更好的完成课文中的练习,同时,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全面了。例如我在讲到“The Person ILike”一单元时,如果直接进入课文的人物描述,学生就会感到课文偏难,在后来的朗读和拓展时更会吃力,于是我选用了三段有关人物外貌描述的小对话,在听的同时,把你脑海中勾画的人物画出来,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由简到难,也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主课文中。同时在听的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材,为下一步陈述他们自己的观点打下基础。
3.利用图片,短语,句型引出课堂重点
图片的展示往往更直观,形象的提出本课的话题,使学生在听觉,视觉同时受到冲击,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本课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不但解决了单词,短语,句型,时态等一系列的课前预备因素,同时也将语法融入到情景教学中,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宽松,活波的讨论氛围埋下伏笔。例如《综合英语》Book 3-Unit 7在讲到“My Favourite Person”时,先给出几组图片,让同学们去选择最喜爱的一组,先进行简短的人物介绍及生平介绍,为最后的辩论“2008北京奥运形象大使评选”做铺垫。在这一练习中,旨在让学生将词连成正确的句,再将句连成文。在这里,我把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会用到的词汇,短语,句型罗列出来,帮助他们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充分的理由和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他们讨论和表达的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将他们振振有辞的发言展示出来。
4.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体验知识获得过程
“运动有助于消化吸收”,这是我们再熟知不过的道理,在我们的教学中更能体现这一点,被动的等待,毫无选择的接受,其结果必定是唯唯诺诺,不求甚解,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增难,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上一团乱麻。所以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探索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我想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抓“不知点”—激趣;抓“错知点”—激趣;抓“浅知点”—激趣。在教学中要给自己设置目标: 1.基础性目标; 2.发展性目标; 3.体验性目标。几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学生的知识获得,单靠课堂上老师的板书,课本上的文字是绝对不够的,只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才是学生应具备的终身能力。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课本的有限文字,进行挖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达到学生在听,说,写的训练中的有效输出。我在讲到“Environment”一文时,让学生从身边谈起,从环境污染谈到如何环保,必竟取材于实际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互不相让,课堂气氛高涨,而且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学生仍然精神饱满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只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才会得以优化,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老师,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我利用英语课“friendship”中的教学材料向同学们介绍我喜欢交朋友的特点,同时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好朋友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堂课,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都彼此加深了了解。
除此以外,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差异,满足所有学生要求谈何容易。为了满足不通宵是的要求,在备课时,我尽最大努力,吧所讲内容分成几个层次。例如,在阅读课上,我把问题设置成可控问题、半控问题及开放问题,根据提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同时我还在课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课上对不同的话题,有选择的让那些对这个话题有所了解的学生回答,一次来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
以往我们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讲解,答疑解惑,是学生思维的保姆,而忘记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我们不应该只研究教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因此我们在潜心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学法。下面是我在学生学法指导上的几点体会。
1.优化教学方法,引导良好的学法
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良好的学法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我认为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好教法培育好学法,好学法体现好教法。讲课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教法,学生也不断地改进学法。在课堂上我注重“课堂的引入—讲解—操练—拓展”四个过程,它体现学生的态度—效度—参与度。我尽可能地创造情景,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实践,让学生乐学会学,逐渐发现良好地学习方法。
2.注重学生学法指导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时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整理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记忆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运用联想,归类区别记忆,例如在讲“it”的用法时让学生分析,区别,总结的同时还要记忆些习惯用法。
3.课堂设计应包括听课方法的指导
我认为教师讲解练习的过程就是解题方法指导的过程。在课堂中我注重练习的安排,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敏感性,用心培养思维,推理,判断和记忆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法重要,但学法更有研究价值。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因生导学,只有将教法与学法,研究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把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文获原宣武区第九届课改论文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