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问的艺术解决艺术的问题——如何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提问更具有效性和艺术性
郭 莉
在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对提问法有精辟的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①南宋的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②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讲道:“教师为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③他认为对学生的诱导,一是提问,二是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性,纯熟之功弥深。”可见,从古至今,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提问法不仅有着古老的历史,同时也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教学方法。
从2007年起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对于国家美育是挑战,对于美术教师的要求更是日新月异。新课程要求改革课堂教学,这就要大力改变传统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单一模式——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甚至学生不愿学习的恶性循环情况。新课程实施的这个契机,如果加以利用,正好可以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求,已经成为现在改革美术学科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采用问题教学法则可以较好地实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美术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目的。
高中美术鉴赏课固然不像数学那样逻辑分明,也不像语文那样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我们讲究提问的艺术。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对于美术视觉素养和审美经验的学习,她强调发挥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探究精神,强调美术学科的综合性与人文性。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问题的答案多呈现出开放性的结果,解答的过程又常常表现出讨论探索的形式过程。所以,教师“提问”的好坏愈发的表现出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准确生动而又富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加深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顺利开展师生的双边美术教学活动。
经过近几年笔者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下面跟各位老师交流。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提问原则
(一)“真”——启发性原则——循循善诱
真诚的对待每个学生,用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孔子也注重“循循然善诱人。”④笔者发现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乏启发性而致。例如:在讲解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中的印象派时,笔者问学生: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相反,笔者在吸取这节课的教训后,在另一班上课时,拿来古典主义绘画作品与印象派作品比较,再问学生:她们从用色、构图、光影的描画上有什么区别?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非常踊跃地比较其不同,较顺畅地总结出印象派的特点。所以,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
(二)“善”——广泛性原则——面向全体
善意地提问,要面向全班。对笔者来说,教室里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不管他,造成美术是“小科”的意识。简单的问题大家一起回答,对个别差生,在提问中,教师要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比如同一个问题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笔者的提问方式就不同:理解程度深的学生要求他回答全面,中等学生采用迂回式提问,理解程度稍差的学生采用追问式提问。公平地并因势利导地对待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权利回答问题,是一位教师善良光辉的体现。
(三)“美”——艺术性原则——新颖人文
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美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提问的内容新颖人文,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还应以表情、语气、手势、肢体语言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解印象派画家德加时用肢体语言表现了一下芭蕾舞的动作,那些熟悉德加的学生马上回应笔者德加的生平及作品等信息。这比直接提问反而更生动、更简单、更有效了
(四)“度”——难易性原则——难易适中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有一次,笔者在讲解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时,提问学生: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有哪些?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美术语言有何不同?你能举例说明吗?当笔者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学生都无言以对,最后只好笔者自己回答。这一课堂从头至尾只有笔者一人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充当着“看客”的角色。最后笔者反复思索,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者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这一系列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作答的,这简直就是大学生研究的课题。虽然课上也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显示了笔者所谓的“高明”。相反,问题过小、过浅、过易,比如:这张画漂亮吗?这位画家伟大吗?等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呢?比如笔者曾听一位市级优秀美术教师在讲解上文这一课时,先用幻灯片展示人体的骨骼结构图与透视图,紧接着在这两张图上用毛笔“刷刷”几笔描绘出一个仙人在深山中漫步的“简笔”中国画来,接着他提问道: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作品的美术语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一边佩服于教师扎实的绘画功底,而且比较轻松的回答出了问题:西方绘画是明暗、透视、解剖等,中国绘画是笔墨等美术语言。听完这个问题,笔者真是自愧不如。可以想见,如果每一个问题教师都能掌握好“度”,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五)“量”——质数量原则——质量数量
笔者这里的量,即质量和数量。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比如中国古代绘画这一课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如何能让学生对重要画作留下深刻印象,这就需要教师用高质量和适度数量的提问帮助学生、启发学生了。笔者分三次课完成教学,在第一次课中讲授的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笔者一共设计了七个问题,分别是①帛画《龙凤侍女图》中女子的着装和动作特点。②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有哪些。③唐代人物画中人物的大小是根据什么决定的。④唐代仕女图中女性着装服饰的特点。⑤《消夏图》中睡塌的透视和西方透视有何异同。⑥《张卿子像》如何借鉴西洋画法。⑦《渔翁渔归途》与之前的人物画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难易适中,数量合适,教学实践证明这样质量和数量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六)“衡”——公平性原则——评价公平
教师如何发挥“衡”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进行及时的消化。评价的好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从来不会说学生回答的不对,因为美术本身就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强调个性与张扬,笔者并不注重最后学生回答的结果,而重视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讨论探索的形式过程。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发展的良好途径。比如在介绍杜尚的作品《L.H.O.O.Q》时,有个学生回答笔者问题“她和《蒙娜丽莎》哪个更吸引你,为什么”时这样回答:当然杜尚的作品更有意思,他不仅用复制品制成一张有名的美术作品,而且完成后的效果更出人意料,使得蒙娜丽莎变成一个中性人,引起人们对艺术的思考,相信这张作品的出现比蒙娜丽莎更轰动。听完这个学生的回答笔者由衷的评价道:非常棒,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杜尚或达芬奇。像这种评价的公正在美术鉴赏课堂中非常重要,它往往决定了学生是否以后也敢勇于发言,说出自己想法。
笔者刚才介绍的六个提问原则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过:“君子之学如蝉,幡然迁之。”意思是说: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像蝉一样断然抛弃陈旧、落后的东西,然后才能有所进步和创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将学生的思想束缚在固有的模式上,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而应多角度、多方位拓展学生的思维。那么遵循以上提问的几个原则,可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思维,使之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课堂提问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用不同方法提问而不使学生厌烦,非得下一番心思不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提问方式,非常适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举隅说明。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提问方法
(一)追问式提问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总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毛病,追问式提问正好帮助学生修正目标,直指作品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实例】作品《格尔尼卡》分析
通过对这张作品追问式的提问能够修正学生东说一句,西说一句,抓不住重点的毛病,给课堂带来高效率。
(二)梳理式提问
这种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重难点出发,揭示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整个课堂的关键,促进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实例】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要求学生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理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进一步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具象艺术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如何体现的?
2.《教皇英诺森十世》的特点画家是如何把握的?
3.我们能从《荷拉斯兄弟宣誓》中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吗?
4.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是什么?
5.当你看到一幅具象作品时,你能否总结出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这几个问题是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可以促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这种提问即可作为学习后的知识梳理,又可作为开课前的“思考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三)比较式提问
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在教学中往往运用对比、类比、分析异同等方法提出问题,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在美术鉴赏课中是经常用到的提问方法。
【教学实例】
1.在教印象派绘画时,可以把古典主义绘画与其相比,询问学生她们色彩的不同,光影的不同,构图方式的不同等。
2.在教罗丹的《欧米埃尔》时,可以把古希腊的美女雕塑与其相比,询问学生她们为什么不同,给大家的感受如何等。
3.在教日本古代绘画浮世绘时,可以把中国古代人物画与其对比,询问学生她们的异同,以及日本古代绘画如何学习中国绘画并发展特有的民族特色的。
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直观比较美术作品的异同,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笔者上文提到的上三种提问艺术外,还有很多种,比如“揭疑式提问”、“迂回式提问”、“辐射式提问”、“创造式提问”、“情境式提问”、“剥笋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演绎式提问”、“铺垫式提问”、“质疑式提问”等⑤,在教学中都可运用。
总之,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承担了思维启发和审美引导的作用。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讲究问题设计的艺术,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在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互补中共同提高、共同收获,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5;
[2]王增祥著,《教学技巧》,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P26;
[3]刘显国著,《课堂提问的艺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P66;
[4]王倘等著,《启发式教学浅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P82;
[5]许雄译,《当代课堂教学传播》,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P3。
此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