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孩要富养,不要穷养

女孩要富养,不要穷养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正因如此,女孩拥有着敏感的特质,并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在教育方式上,女孩和男孩理应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充分认识到女性身上特有的性格优势,以及其所无法避免的性格缺陷,并根据社会对女孩的需要来进行培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女孩子。

第4章 女孩要富养,不要穷养

了不起的女孩源于科学的教育

造物主对女孩子似乎格外偏爱一些,他给了女孩子很多美好的东西,甜美、温柔、沉静、细腻、善良、纯洁。因此,有人说:拥有女儿是上天的恩赐,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清气含芳的公主,是端庄和美的女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是“美的典范”,很多女孩子一世都只能做一个灰姑娘,在“灰堆里”埋没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改写女孩子“灰姑娘”命运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母的头上。

从自然角度看,女孩与男孩在天性上有着完全的不同之处,这是在母亲受孕之初就已经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事实。由于大脑的细微差距以及大脑中某个部位的发育先后顺序及程度不同,女孩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比男孩要更加敏感,因此女孩总能以自己的直觉系统捕捉很多微妙而具体的细节。也正因如此,女孩拥有着敏感的特质,并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语言表达上,女孩也有着更多的优势,因为女孩大脑左半球神经末梢的发育早于男孩,所以女孩更倾向于同人们交流,语言能力强过男孩。然而在空间感和抽象思维能力上女孩却远远不如男孩,因此学习、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时,女孩的优势往往受到限制。但是由于有着良好的语言能力,所以在阅读、造句、语言表达和推理方面能力会比较强。

由此可见,在教育方式上,女孩和男孩理应有着本质的不同。上帝既然选择了孩子的性别,那么父母就应该据此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根据孩子的性别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现实教育中,父母要根据女儿的自身特点,从不同侧重点对孩子进行个性干预和影响,加强她对女性意识的认识和培养,注重挖掘女孩的先天优势,并通过后期培养加强女儿先天的一些较薄弱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女孩子?它和培养男孩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如何让自己的女儿出类拔萃呢?

(1)性别教育。很多教育专家都明确提出,教育女孩,就应该按照女孩的特性,顺势而为,不能把所有的女孩子都变成“假小子”,否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一片“灰色”。同时,如果女孩子不能认同自己的性别,那么对她的成长极其不利,也会影响其未来的恋爱婚姻生活。

女孩子有女孩子的培养方法。只有充分认识到女性身上特有的性格优势,以及其所无法避免的性格缺陷,并根据社会对女孩的需要来进行培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女孩子。

(2)培养内涵。女孩子生来就是要装扮这个世界的,可是容貌绝不是女孩子的全部资本,没有积淀的内涵,女孩子的美貌最终会流于世俗,并成为阻碍其前进的障碍。父母要看到女孩子的爱美之心,不可极端遏制孩子对美的幻想,但是要引导孩子走向更深邃的内涵美的境界。

(3)培养性格。女孩子本身具有男孩子无法比拟的性格特征,比如沉静细腻,这些都是女性所特有的财富,社会需要这种特性作为黏合剂,来弥补男人刚性与挑战性所带来的裂痕。因此,父母在培养女孩时,要能够发挥孩子的这些天性,免于粗糙浮躁。

(4)培养爱心。天赋的温柔善感使女孩子更具有母性的气息,同时也丰富了女孩子的内心世界,因此,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具有爱心,这也是女性魅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作为父母,要维护女孩子清洁的爱心、善心、良心,那是使一个人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人都能堂堂正正的根本,也是让女孩子永远纯正的坐标。

(5)让女孩做强者。女孩子具有娇弱的特性,但是父母绝不能为自己的女儿贴上“弱者”的标签,我们虽然不必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阳刚之气的假小子,但是父母应该根据女孩子特有的柔与韧,让女孩子成为一个刚柔并济的女性,以便适应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6)女孩要独立。无论是风吹还是浪打,在未来的世界里,父母不可能替女儿去承担,她必须自己承受一切。那些不能独立的女孩子就成了“浮萍”,如果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顺水而流,随风而逝”,就要培养女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让她有自己的世界,有独立的操作能力,在将来的生活中,不必依赖任何人。

(7)自尊自爱。很多女孩子渴望别人能够“怜香惜玉”,可是世人并不都如此,与其祈求别人来珍惜自己,不如自己来宠爱自己,自己维护自己。一个女孩子,要让自己的“美态”长盛不衰,必须要懂得自尊自爱。作为父母,无法给孩子天使的翅膀,但一定要给孩子女神的尊严。告诉孩子,不能自尊自爱,魔鬼会在瞬间将她的整个世界吞没。

(8)培养品德。著名的美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经说过:女人的品质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一个无品无德的女孩子,不光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还会对下一代造成一种无形的伤害,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人们的鄙视。相反,一个品性清奇、兰心惠质的女孩子却会让人倍加推崇。因此,培养孩子优良的品德,等于为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加分。

(9)懂得交往。女孩子与男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在女孩子的眼里,世界是以“关系”为主,同时由于女孩比男孩更崇尚和谐,因此,她们更喜欢用和谐的关系来诠释社会,也愿意用沟通和交往走进社会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因此,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女孩子就格外重要。如果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某方面的限制,而无法与别人进行沟通,那么女孩的敏感和脆弱就可能把这个孩子击垮,让她完全不能认同这个世界。作为父母,要做好这个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孩子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

每个女孩都有天赋和弱势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跟自己的女儿说话,“看人家小朋友多有礼貌,你为什么就不爱讲话”、“看人家小朋友画得多好,你怎么画得什么也不像”、“看人家小朋友多干净,你怎么就不讲卫生”,等等。

这些家长不明白,这种只考虑自己感受的做法,既不能弥补自己女儿的不足,也不可能使自己的女儿拥有别人孩子的长处,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自己女儿的自尊心。时间长了,这样说的次数多了,更会让她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逐渐失去自信心。

约翰·格雷博士曾经指出:“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这绝非是一句简单的比喻,而是因为女孩与男孩在生理结构和思维、心理等方面都有着迥然的不同。因为染色体、荷尔蒙和大脑结构三方面的差异,使女孩与男孩不仅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也决定了她们各自拥有着不同于彼此的先天优势与弱势,父母想要了解女儿的天赋与弱势,就要首先清楚女孩普遍的先天优势和弱势,在女孩天赋与先天弱势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发扬女儿的优点与长处,弥补她的不足,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女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适应未来。

首先,女孩的天赋要发掘培养。女性荷尔蒙是激活女性特质的激活码,从女孩儿童期开始,她们体内存在的雌性荷尔蒙就给了女孩子们谨慎细心、稳定从容的天性。在直觉系统方面,女孩有着更为细腻灵敏的感知能力,不论是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还是触觉,都强于男孩。因此女孩拥有更多细腻而丰富的感情,这种感情促使她们变得喜欢交往、注重外界与自己的关系,渴望获得感情上的支持和帮助。

据研究发现,女孩的语言大脑组织位于左半脑前区,而男孩子则分布在左半脑的前区和后区。女孩大脑左半球神经末梢的发育早于男孩,因此女孩天生有着较强的语言能力,如说话、阅读等方面很少出现障碍和问题。

细腻的感情,决定女孩可以体察和感知到世界更多的变化以及情感上的细微转变,加之良好的语言天赋和喜欢社交和与人交流的倾向,使女孩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这种天性也造就了女孩拥有天生较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另外,女孩的发育过程比男孩要快,并且更为均衡,平衡能力也比男孩要强。通常学龄前同龄的女孩比男孩有更好的平衡能力,能很好地进行单腿跳。

女孩感情细腻,喜欢无拘无束地与人相处、融洽和谐的交流,她们有着愿意关怀他人的天性,同时更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和亲密的情感。在关系中能够平等地付出和获得,与同伴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并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负责的生活方式是女孩们所接受和享受的。在比赛中女孩最为注重的不是比赛,而是与对手的关系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心理学家约翰·格雷博士还把女性称作“义务心理咨询师”,因为女孩更注重自己以及他人的情感世界,善于从心理上和感情上体察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和关心,为别人排忧解难、做心理辅导,向别人展示她的爱和关心,这些表现是女孩的天性使然。

如果在孩子对他人表现友好或是关怀时,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和阻碍,那么女孩的这种天性就有可能遭到削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充分利用女孩的这些好天赋,在此基础上灌输有关美好、爱、感恩等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因素,使女孩的这些原始天性得到加强和完善,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

因为女孩拥有良好的感性思维,对此,父母不妨多培养孩子的感性思维能力,例如想象力等,加强女儿的优势,进而使孩子在优势方面有所建树。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女孩天生普遍具有的优势,每一个女孩都有着她自己的独特优势,不论是在演讲、唱歌、表演还是绘画,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天性,女孩总会或多或少地拥有着其中的一二。如果你看到女儿善于模仿电视里的人物,喜欢跟着歌曲唱起来,或者愿意带着小画笔画出看到的东西,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不管是哪一种,都代表着女儿可能在那些方面有着较多地喜爱和天赋,因为很多事情一旦有兴趣参与其中,那么大多会有所成就。

作为父母,要在平时善于观察女儿的行为,发现孩子的喜好和优势,并抓住它们,以此作为发掘女儿内在潜力的着眼点,充分发挥女儿的优势和天赋,这对她的一生来说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其次,女孩的弱势要弥补。在女性体内存在着大量的雌激素,它不仅能表现出女人的特征,还会在不同时期对女性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女孩的理解力、行动力、思考与情绪,甚至记忆力,都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雌激素发生变化,变得不稳定时,女孩就容易产生孤独、悲伤、生气、易怒、失望、缺乏自尊、神经过敏等表现。

雌激素常常让女孩们的情绪变化无常,正因如此,女孩攻击性较小,竞争力较弱,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伤害,也比男孩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威胁。

美国科学家还曾针对女孩和男孩做过一个有关部件组装的测试。在测试中,科学家要求女孩和男孩们将不同的瓶塞和火花塞分别插到对应的瓶子和内燃机上。而结果发现,女孩的成绩远远不及男孩。所以女孩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辨力与男孩相比较弱,在抽象概念和理论的运用上的能力不强,因此女孩在数理化的学习上较男孩相比要困难一些。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女性的原始天性不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父母们就需要针对女孩的弱点加以训练,弥补她的不足,在培养中逐渐完善女儿,使其在长大之后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

女孩较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辨能力,使女孩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比男孩有着更多的困难,虽然这些是女孩的天性,然而在儿童时期,这种能力往往可以通过外界的引导和锻炼达到改善和加强。所以在女儿幼小时,父母就要多让孩子搭三维立体积木,以及做一些相关的游戏,从而增加她的思辨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另外,女孩天生的攻击性较弱,这也注定着女孩天生缺乏较强的冒险精神和竞争能力。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能力,是人类得以良好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仅仅愿意听从他人的指挥,就容易变得被动,从而失去自我。因此父母在女儿的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进取、冒险精神,让孩子逐渐提高竞争能力,弥补孩子的这种弱势。

尊重女儿,做她的知心朋友

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子女与父母之间总是隔着距离,家庭之中有一定之规,几乎全部由父母说了算。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教育模式却早已不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在现代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拥有着平等的地位,虽然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着晚辈的角色,但是孩子却同样有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需要受到尊重,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也需要受到重视和关心。由于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有限,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阴影,从而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而对于女孩来说,其敏感的天性则更需要父母做到对女儿的尊重。

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父母,不愿意与父母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随着女孩渐渐地长大,如果父母还是一味地以家长的权威去管制孩子,孩子势必会呈现“越来越难管”的倾向。但与男孩容易叛逆不同,更多的女孩会因为从父母这里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而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

一位女孩的母亲就曾这样记录了自己深刻的感触:

一次,我给女儿辅导作业,一道数学题我讲了半天,她却心不在焉。我火冒三丈,桌子一拍,让她到房间去闭门思过。女儿知道自己理亏,默默地走进房间,可我依旧火气难消,真想跟以前一样冲过去狠狠地抽她一顿。

好半天,我才克制住自己的冲动,推开房门,只见女儿正耷拉着脑袋抽泣着。我走过去,注视着她的眼睛,柔声说道:“你心里是不是很难过?妈妈态度不好,不够朋友,妈妈向你检讨,以后妈妈一定改。原谅妈妈好吗?”

女儿抬起泪眼,不相信地盯着我!我向她笑了笑,她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抱住她,为她擦干了眼泪。她说:“妈妈,我不好,我一定认真听!”我的眼泪也下来了,可心里却甜丝丝的,想不到,一句温柔的话却胜过了棍棒的威力,“柔”真的能克“刚”呀!

回到书桌旁,女儿竟然说:“妈妈,这道题让我好好想想,也许我自己可以把它做出来。”果然,女儿全神贯注地思考着,不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从那以后,每当有分歧,我都会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吻跟她商量。在朋友的关系中,女儿变得和我无话不谈。我们在一起看书,交流心得体会;一起踢毽子、跳绳;一起写作文,互相读给对方听;一起勾肩搭背地哼着歌曲上下楼……

故事中的这位母亲,在放弃暴力教育之后,最终选择了和女儿做朋友。由这个教育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女孩子来说,“柔能克刚”、“一句温柔的话胜过棍棒的威力”绝对是真理。

另外,女孩拥有善于交流的天性,她们更希望在生活中接受来自父母和亲人的情感支持。父母要与女儿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以知心的方式同女儿成为好朋友。

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学会尊重女儿,将女儿与自己放在同等的高度与孩子进行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足够的关怀。还要和女儿交流,善于体察女儿的情感变化,和女儿成为知心朋友,使孩子在受到尊重和情感关怀的环境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1)与你的女儿无话不谈。和女儿做朋友,就要随时与她保持畅通的沟通关系,不要因为她的话题是你不能接受的、不能理解的,就拒绝交谈或毫无顾忌地驳斥。

只有父母能够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无话不谈,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她的思想渐渐步入正轨。

一位睿智的母亲,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一天晚饭后,女儿问我:“妈妈,假如爱情和事业只能选择一个,你选哪一个?”我心里一惊,14岁的小姑娘怎么问了一个成年人的大问题?看来得认真对付,我说:“我选择爱情,有了爱情才会有温暖的家,即使事业不成功,也有个避风雨的港湾啊。”

哪知女儿竟然胸有成竹地表示:“我选择事业,事业成功了,爱情自然会来。”我思忖着说:“事业成功的喜悦也该有人分享啊……”

“可是,爱情太麻烦了,我不喜欢唯唯诺诺的男人。”女儿反驳道。

一语道破天机,我知道她一直暗暗和一位男生关系忽冷忽热,并且她正为这似断非断的关系而烦恼。这不,自己就嫌烦了,我又不便于捅破。于是,我借用了一句歌词自编自唱:“爱情这东西,拥有了好麻烦,没有了又拼命想,来早了添麻烦,来晚了又着急,不早不晚最香甜啊。”女儿会意地笑了。

我觉得,学着与女儿交朋友,学着与女儿平等对话,我与女儿的心更加贴近了,交流也更容易了。

当孩子向母亲提出有关爱情的话题时,母亲像朋友一样与她各抒己见,并且在谈话的最后,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开明、睿智的母亲,自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戴。

此外,父母平时也应多抽一些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的情况,以及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

如果这时,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同学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她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这样,女孩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她们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2)尊重和信任女儿。在许多家庭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发表意见时,一些父母习惯说:“小孩子,你懂什么,大人说话别插话。”虽然只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很可能让孩子感到难过。因为在孩子懂得道理之后,这样的话无疑会让她感到人格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如果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长期如此,这些心理因素就可能影响到她的成长。

同时,一些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还会时不时地用诸如“你说的是真的吗”、“又在说谎”等带有怀疑性的语言,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对父母变得不信任,减少了同父母的交流,甚至变得少言寡语。只要孩子懂得记事,她就可以感知到这种不信任态度的存在,何况女孩天性敏感,这样的怀疑态度就更可能会对她的心灵造成伤害。

所以,在与女儿相处时,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尊重女儿的心,尊重她的需要和意见,并且给予她足够的信任。这样,女儿就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倾诉给父母,乐于与父母成为知心朋友。

(3)拿出真诚的态度。想要和女儿成为朋友,不仅需要给予女儿足够的尊重,还要拿出真诚的态度,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真诚的态度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以及人们的信任。同样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真诚的态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真诚的态度与女儿交流,将自己的感情触及女儿细腻敏感的内心中,女儿才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小心事说给家长听,和父母推心置腹,成为好朋友。

如果态度不真诚,不够专心,甚至表现得敷衍,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没有收到足够的尊重,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同父母的心灵慢慢疏远,还可能变得沉默寡言。

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忙碌在家庭、单位之间,由于社会、家庭、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企图寻求安静和轻松,在与孩子交流时缺少了专心的态度,习惯用一些简单的话语敷衍孩子,其实殊不知,这种不够真诚的态度,常会伤到女儿细腻的心灵。女孩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她们的内心需要父母更加细致地倾听和解读。所以作为父母,就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女儿,给女儿足够的重视,做到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打开孩子敏感的内心世界,并用心去呵护它、温暖它,这样才能成为女儿真正的知己,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4)敢于承认错误。在生活中,犯错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误会了孩子,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等。对此,不少父母都会感到尴尬,因此父母们很少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总认为这样会比较难为情,害怕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被降低。其实恰恰相反,在自己出现错误的时候,如果及时地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仅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也会提高她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在自己有错误时,总是企图用各种方法搪塞,女儿敏感的心灵就会接收到这种信号,“父母犯错之后从来不承认”的想法就会潜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甚至会很快带到孩子自己的生活中,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出现错误时,要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和她进行交流,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取得她的信任,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够真正地成为朋友。

每个女孩都是小公主

女孩这两个字,总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东西,正如一首古老的插曲唱的那样:“小女孩是由糖、香料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做成的。”糖是甜的,香料也给人愉悦的感觉,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心旷神怡。于是小女孩就成了“甜”的代名词。她们乖巧、懂事、安静、可爱,活脱脱一个小天使。

当一个女孩降临人间之后,就会随之带来一股娇贵的气息,每一个小女孩,都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朵,娇滴滴的花苞上滑落着晶莹的露水。细腻的天性,和童话般美丽的心境,注定了女孩是天生的小公主,漂亮的裙子、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布娃娃、童话故事,以及一切有关儿童世界美好的事物,都让她们流连。

不同于男孩对冒险、战争的依恋,女孩更喜欢感受美好、温馨的气氛。她们注重关系的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是女孩们所渴望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孩的公主情结得到了舒展和兑现。内心敏感的她们,更渴望父母的爱与呵护,如同女孩抱着布娃娃表演“过家家”,渴望自己接受到爱并传达爱,是每一个女孩的梦想。

当然,看着漂亮的小公主,爸爸妈妈也往往对她倾注了无尽的爱,期望这个小公主能健康、平安、快乐地长大。

不过,爱女儿,也要会爱。

小依从小就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并接受了严格的“淑女”训练。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出门逛街,妈妈都会在第一时间内给她以指导,并要求她按淑女的行为要求自己。

从小学到中学,爸爸都要坚持早晚接送,严格限制小依与同学尤其是异性的交往。高考时,小依听众父母的安排,学了文秘。毕业后,又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做了一名资料员。

到了谈婚论嫁时,爸爸又出面一手撮合了小依和自己老朋友的儿子。结婚时,爸爸帮小依夫妻购置了房子,并出钱装修了房子。

婚后,小依开始遇到麻烦。老公发现小依事事都要依赖别人,连交水电费的事都要等到自己出差回来。平时,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小依也总是一股脑地向老公倾诉,等着老公为自己出主意。

时间长了,小依的这些表现让老公忍无可忍:“这点小问题,你自己不会解决吗?”

小依一听,愣在那里:“爸爸妈妈一直要求我做个淑女,从来没要求做什么事都自己解决啊!”

我们或许以为,小依做得不对,但是,仔细想一下就知道,小依变成这样,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爱孩子没有错,但是,父母一定要明白,怎样的爱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环境。女性荷尔蒙的存在,决定了女孩有着天性的敏感。对于外界的一切,女孩都会用细腻的内心来感受和体察。特别是家庭关系的和谐和融洽,更能让女儿感到安全和无忧。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不融洽,这种关系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

生活在家庭关系不和谐中的女孩,因为一直生活在矛盾重重的家庭关系中,很难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获得爱的基本需求。她们从小便会对感情持怀疑态度,因为感受不到美好和足够的爱,于是也会害怕付出爱。长时间下来,孩子便会逐渐滋生自私的心理,不愿与他人分享快乐。

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是影响孩子内心健康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特别是父母的争吵始终让女孩生活在恐惧焦虑的状态之中,因为内心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感受不到足够的安全,女孩会逐渐变得内向、沉默寡言。如果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女孩还会不自觉中建立起错误的婚姻观,进而有可能对她今后的婚姻形成一定的影响。

女孩的心柔软、细腻,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渴望美好的关系。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建立起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使女儿看到健康融洽的世界,安慰到女孩细腻的内心,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她做无忧无虑的小公主。

其次,爱女儿就做她的倾听者。女孩具有喜欢交流的天性,向他人倾诉内心,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倾诉的过程中,女孩细腻的心灵不断地感受着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女孩的倾诉欲望更加强烈,在亲爱的父母面前,女儿总是会不自觉地用倾诉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情,并希望获得父母情感上的认同和支持。

感情丰富的天性,使女孩倾诉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时是疑惑,有时是快乐,也有时是压力和不安,然而无论哪一种情况,在向父母倾诉并产生交流的过程中,女孩都会得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安抚,从而获得快乐和安全感。在一些家庭中,孩子的某些倾诉常被父母忽视,原因在于父母认为孩子讲的事情大多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所以往往不会在意。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很多大人们看来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她们眼中就会变得很重要。如果父母总是不注意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不懂得做女儿的听众,孩子的内心就会渐渐孤独,从而变得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所以,父母要善于做女儿的倾听者,给孩子足够的倾诉时间,分享她的快乐,解读她的忧伤并试图帮助女儿解决问题,和她成为知心朋友。

最后,让女儿感受到我们的爱。女孩天生感性,敏感的直觉让她们习惯用直接的感受去衡量事物的存在,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常常用这种敏感的天性去感受爱的存在。因为更加渴望爱的获得和关系的融洽,所以女孩也更注重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一些小事情都会触碰女孩敏感的心灵,让女孩感觉心灵失去了爱的支撑。

陆女士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一天晚饭之后,她发现女儿在偷偷地玩一个没见过的玩具,经过询问才知道,是女儿拿了别的小朋友的。陆女士感到脸上挂不住了,狠狠地骂了女儿几句,谁知到第二天女儿早上竟然没有理她就去上学了。女儿上学之后,陆女士忽然想起前一天骂女儿的事,感觉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了,于是就给女儿写了一个便条:

“亲爱的女儿,也许我昨天批评你,让你伤心了。但你知道吗,妈妈之所以批评你恰恰是因为我爱你。要知道,咱家不缺钱,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影响。昨天是妈妈不对,没有心平气和地指出你的错误,妈妈向你道歉。但妈妈还是希望你能改掉那个坏毛病。女儿,妈妈是爱你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是爱你的!”

到了晚上,女儿放学回家,看到陆女士的便条,便哭着对她说:“妈妈,我好怕,我以为你不爱我了呢!”

其实,这样的一幕,在很多家庭都曾有过,女孩的细腻和敏感,常常会感受到父母与自己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对女儿的爱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表达,呵护她细腻的心灵。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女儿要多表达爱,让她时刻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让女儿沐浴在爱和关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女孩知道父爱如山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在女儿眼中,父亲有如高山,有如大树,是刚强、坚韧、宽广、宏大的象征,是女儿的坚强后盾。“父亲”二字,常常让天性娇柔的女儿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力量和支持。因此,从女孩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父亲就为女儿提供着一种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皈依与呵护。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女儿有关坚强、独立等一切刚性品格的教育者和培养者。特别是在女儿小的时候,父亲更是成为她心中的偶像,成为她学习刚性品质过程中的榜样。

在女儿童年时期,所领会到的关于刚强、坚韧等品格的含义大多来自于父亲。父亲的言行与举止,都深深地留在女儿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成长,孩子心中所树立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与父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女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小女孩到了3岁左右,认知能力和独立性都有较大提高,达到一个转折点,意识里开始清晰地发现了父亲,就这样女儿打破了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关系。

宋嘉树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受到当今父母的称道。宋氏夫妇共养育了6个子女。他们的3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宋嘉树教育子女坚持了3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

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3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宋霭龄和宋美龄天生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嘉树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宋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使宋霭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1908年,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宋嘉树使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方面的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在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宋嘉树和大女儿的男女声二重唱。静听着父亲那纯美洪亮的嗓音随着琴声哼出的美国南方民歌,宋霭龄、宋庆龄和弟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拜、敬仰和热爱。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不过宋嘉树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小庆龄于天性之外受到补益。在假期里,三姐妹和小兄弟们在院子里玩耍,爬过院墙到别人的田地里嬉戏;他们到田野里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

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宋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

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

宋嘉树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宋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面对邪恶势力又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有研究表明,拥有一个好父亲的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学习能力会比较强。另外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处理得更好。曾经有人说:“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教师。”父爱象征着事业、秩序、奋斗、冒险和思想,是一种宽广,一种高远,一种安稳,一种平和,是女儿生活中理性培养的主导。父亲如何去爱女儿,如何与女儿相处,往往决定着女儿的心胸、气度、能力和价值取向的高低。父亲是女儿童年时代的榜样,所以,作为父亲,要努力地扮演好这个上帝赋予的角色,为女儿树立起一个高大、坚强的形象,做女儿心中的好榜样。

那么,怎样做一个好父亲呢?以下几条准则,可供参考。

(1)明确行为的准则但不要强加于孩子。应向孩子指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果孩子不同意,要弄清原因,一起讨论,耐心疏导,绝不能硬性规定必须这样做。应当承认孩子有权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感情,要以朋友的形式来交流。

(2)不要教条主义。切勿经常板起面孔引经据典地来教训孩子,要注意孩子的爱好和个性。有些道理要说清楚,比如偷盗和撒谎是可耻的,但有些事情不能生搬硬套。

(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代替,以为孩子没有你不行,得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的要求,放手让他自己决定该做的事。

(4)要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作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后果负责。这样可避免事后不必要的牢骚和埋怨。比如,孩子如果执意要睡到过了早餐时间再起床,那么午饭前不能给他任何东西吃。

(5)不可当众羞辱孩子。孩子犯错时,切勿惊慌失措,也不可听之任之,应与他们真诚交谈,帮他们走出误区。溺爱不对,打骂也不可取,当众揭短更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训斥羞辱会使孩子感到耻辱。他们特别在乎朋友同学的看法,应当维护孩子在同学、朋友面前的“面子”,该谈的问题私下里解决,决不能当众羞辱孩子。

(6)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变化较大的时期,这时的孩子往往要学大人那样自己拿主意,对此,家长要理解,该让他们自己做主的就放手让他们做主。

(7)家长要敢于承认错误。家长有错应认真反思,敢于对孩子说“对不起”,这样做不仅不会失去尊严,反而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加深亲子情感。

(8)允许孩子有隐私。孩子需要亲切的关怀但不是监视,即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必须干预也要注意不能伤害孩子。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宜过问孩子的隐私。

(9)对孩子不可求全责备。对孩子的期望不可过高,父母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同孩子的沟通上,随时理解他们的心思和要求,经常给予鼓励,尤其是父亲,是孩子的精神支柱。

爱而不溺,更不会放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社会现象让人很无语。且看下面三个真实的例子:

其一,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父母写打油诗,用以形容自己的女儿,并且无可奈何地将其上传网络。诗云:“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其二,一位母亲对记者有苦难言般地说起自己的宝贝女儿:“我们家的时髦小丫头,大学毕业两年了,在一个剧团当剧务,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可她和我们签了个三年君子协定,每月支付她各项费用3 000元。不然,就住在外面不回家,打她的手机也不接。这不,前几天,我刚把这月的3 000元打进她的银行卡里,她还没回电话呢!”

其三,一位姓何的老人,61岁了,每天仍要上班发挥余热,挣一些收入补贴家用。可他25岁的女儿却每天在家里上网看电视。何先生对记者抱怨道:“我实在看不惯她,却也说服不了她。我自己17岁就参加工作,那时月薪38元还要给父母20元。现在有些年轻人缺少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更没有人生的危机感。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还是社会传统过时了?”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都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些家长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尽责了吗?

当听到女儿来到世界上第一声娇嫩的啼哭时,父母都会为此感到欣慰和甜蜜,因为女孩是上天赐给父母的艺术品,美丽而娇贵,每一个女孩儿的降临,都给她的家庭带来一股恬淡的气息,时刻弥漫在父母周围。女孩儿可爱、温柔、乖巧,天性的敏感和细腻,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爱护与照顾,然而对女儿的呵护并非没有限度,宠爱女儿,但不娇惯,更不能放纵,要给女儿适当的爱。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曾经做过教师、做过儿童文学编辑,出版过《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笑猫日记》等50多本童话书,可以说对家庭教育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见解。

杨红樱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孩子4岁那年冬天,杨红樱就带她登上了峨眉山。虽然那时正直寒冷的冬天,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家里人都十分反对,然而,杨红樱还是带着孩子上了山。

当杨红樱和女儿与其他人一同下山时,已经是半夜了,坐在汽车里,女儿已经睡着了。谁知车子行驶到半山腰处,轮子一下子卡在了岩石缝里,车子就悬在陡峭的悬崖边,让不少乘客一阵胆战心惊。看到车子无法动弹,司机只好让大家下了车,登山的人都要自己走下山。

于是,杨红樱忍心叫醒了熟睡中的女儿,下了车之后,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女儿使劲地睁了睁惺忪的睡眼,跟着杨红樱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山下走。但是孩子毕竟还小,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折腾,走着走着,女儿就困得不行了。杨红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然而四周一片冰天雪地,抱着孩子会更加不安全。于是她狠了狠心,把冰凉的雪放在女儿的脖子上。受到低温的刺激,女儿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也不再犯困了。就这样,女儿跟着杨红樱,在黑暗、寒冷的山路上摸索着,终于走下了山。

把冰凉的雪放在孩子的脖子上,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特别是对于母亲,心疼的感觉都是无以言表的。而女儿就更让父母们想要用温暖去呵护,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女儿没有经历过磨炼和困苦,就很难成为坚强的孩子。所以对于女儿,父母也要敢于锻炼她,让她在磨炼当中成长,这样才能成为既坚强又美丽的女孩子。

对女儿不适当地娇惯和过度地纵容,都会让孩子渐渐失去自主能力,形成依赖性,你越是呵护她,她就会越脆弱。诚然,女人天生柔弱,男人天性坚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这个男女平等、不容依赖的新时代,女人再也不需要依赖某个男人生活,女性独立自主,自己为自己负责,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原则和方向。

美国家庭教育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让你的女儿经得起棒打。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这样的语言听起来难免会有些严重,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教育女孩经得起风雨,经得起磨难,却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去做的。那些不被父母娇惯、纵容的女孩,才会成长为一个乐观坚强、轻盈灵活、有热情、有能力的女子。

女孩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美丽珍宝,带给家庭无限的甜蜜,但孩子却不应该是一只瓷花瓶。娇气脆弱的女孩,无法走出自己美丽的人生,更无法适应社会。所以,作为父母,不能让孩子变得娇气,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如何爱女儿呢?

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智的爱。这就是说,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的序言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 然而,我们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父母,对待孩子的关系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的,过分地宠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衣锦食美,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

其实,热爱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严格要求也是热爱孩子的一种体现。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时,态度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善诱的。

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很主要的。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独立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因而,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但是只有爱不见得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应该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与宠爱孩子。一定要有理智,有“分寸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行的人。

父母联手培养最完美的女孩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天使,当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发出清脆的啼哭时,每一对父母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这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也预示着父母开始有了一份坚定的责任和义务。面对这个从自己身体中剥离而出的小生命,父母们都会从内心升起一种无以言表的感情。

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她们最美丽的小天使。然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不少父母都曾感到莫名的失落和不安,因为孩子在外求学、结婚生子,都让父母们犹如失去了一件属于自己的宝贝一样。其实,孩子本来便是独立的,从孩子降临伊始,就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鲁思·奴妮维拉·斯坦能说:“孩子并不属于我们……她们是来到我们生活中的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愉快和照料她们的责任,但我们并不拥有她们,我们要帮助她们成为她们自己。”

孩子来自于父母,然而却并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她们自己,孩子的人生需要她们自己去创造。作为父母,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只能尽力帮助她们,却不能代替她们,更不能以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给予孩子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心理感受,适时地帮助孩子,提醒孩子,让孩子们自己主导起自己的人生,是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做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都应该注意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帮助孩子画出完整的生命轨迹。女孩有着她们先天的性别特征。所以每个爸爸妈妈给予女儿的应该是完全具有符合她们生理特征的爱和哺育。

首先,母亲是自己女儿的艺术家。

从母亲那里,女儿得到的不仅是生命,还是自己绝对衷心的榜样。母亲的声音是女儿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歌。母亲的眼神里闪烁着女儿的心灵。

母亲抚养孩子是绝对神圣的。对于女人一生的评价,并不完全在于她的事业,应该还有她自己的身体、思想、自我、家庭。告诉她怎样去实现她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女孩的成长应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女人有孩子以前,她在经历一种情感关系,取决对她对父亲和丈夫的评价。第二阶段,有了孩子,照顾孩子是她的最高使命。第三阶段,孩子渐渐长大,她又回到事业的追求中去。第四阶段,孩子长大成人,开始探索新的自我和职业。

母亲应该教导自己的女儿,她的一生中关于事业和母亲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但一旦做了母亲就没有什么比做母亲更重要的了。女性养育孩子是完全受尊敬的。父母应该如实告诉女儿,他们同女孩的不同之处,男性的一生要比女性简单得多,进入青春期以后没有女性的每月生殖周期,他们与生殖的联系不如女性更紧密。要教导女孩依靠男人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教导她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事业,也要教导她们男人不能在家带孩子,在给女儿展示她一生的蓝图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的可能性,防止她产生迷茫。

母亲不仅要把母亲当成神圣的责任,也要把这种自信传输给女儿。

其次,父亲能给女儿的礼物。

(1)情感是一种礼物。创造和女儿情感交流的机会,一起去玩、互相鼓励和批评、讲睡前故事等。通过肢体接触给予孩子需要的身体上的交流,比如把女儿抛起来、再接住。有意识地表扬女儿。父亲也可以通过为女儿作出牺牲表达对女儿的爱。无论女孩有一个怎样的父亲,她都要知道父亲为她的安全和幸福放弃和付出了许多。

(2)身体的礼物。父亲经常会忽视对女儿身体发育的关注。女人自身形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给予她们对男人需要的设想。她们信任的男人会让她们更聪明。特别是青春期,主动的父亲给予女儿非常想要而且非常需要的性知识,她依赖于他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在危险时需要父亲的保护。

(3)冒险和欢笑是一种礼物。生活中没有欢笑是一种浪费,没有冒险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女孩子喜欢冒险,一般提供冒险机会是父亲的责任。女孩喜欢欢笑,有时讲笑话是父亲的工作。参与竞争,使女孩们获得成功、得到快乐。

(4)出席是一种礼物。要保证参加孩子重要活动的比例至少达到2/3,即使为此收入降低。经常和女儿一起谈天、放松和参加比赛,一个在父亲陪伴下长大的女儿能够体谅父亲在某些时候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她知道当她需要的时候,父亲能提供帮助。

(5)训练和自我约束是一种礼物。父母对于训练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父亲会用强加的方式教会女儿自我克制。对于女孩子来说,了解和控制感情是保持女性精神需求平衡的重要内容。因为女孩的大脑负担了更多的感情和感觉因素,帮助女孩学会控制感情非常重要,而父亲往往更重视感情的“控制”。

(6)独立是一种礼物。父女关系中,父亲应该鼓励女儿进行独立的思考。研究表明,那些在成长中经过父亲培养独立思想的女孩往往在工作中做得更好,并且成长为充满自信的女人。女儿是父亲的追随者,她们通过观察父亲如何教导自己,培养她的领导能力。

以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女儿

常有这样的事发生,许多家长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听到别人的孩子会弹琴、会画画,或者会识很多字,就会到家里数落自己的孩子,“你看某某家的孩子多聪明。你怎么那么笨,什么都不会。”

其实这怎么能怪孩子呢?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弹琴,会画画,会识字呢?好多家长在责怪自己的孩子的同时有没有问一下自己,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时间?你陪着孩子学习了多少时间?

一个孩子的诞生就是一个希望的开始。作为父母不单要把孩子养大,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教育好。哈佛女孩刘亦婷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人人羡慕,殊不知她母亲和她在一起的每分钟都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出现奇迹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孩子的成长不可能离开家长的悉心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被人欣赏,被人称赞,是人类心灵最根本的满足。同样,孩子也不例外。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不要用自己的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你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把这个特点发挥出来他就能成为你的骄傲。

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幸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欣赏的目光和话语,常会激发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性格,经常受到父母赞赏的孩子大多表现得更为优秀和出色。

对于内心敏感、细致的女孩,这种欣赏就显得更为重要。女孩是天生的公主,天性中的优越感注定着女孩需要获得更多的赞美与赏识,女孩更需要被认可、被尊重。女孩如同美丽的花朵,不仅需要雨露的浇灌,还需要阳光的照耀,可以说,来自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就是给予女孩最温暖、最美丽的阳光。而能够给予孩子最多阳光的就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父母的赏识和鼓励不仅能够让女儿健康茁壮地成长,也是激发她探索成功的原动力。战胜耳聋成为大学生的周婷婷、神奇的“哈佛女孩”刘亦婷,都是女孩们学习的榜样,而她们的成功就得益于父母的赞美和赏识。

即便是一个平庸的女孩,只要用欣赏的目光去赏识她、看待她,适当地赞美和鼓励她,那么孩子就能在这种温暖的阳光下变得鲜活起来,充满灵动的气息,成为格外有魅力的女孩子。

好女孩是夸出来的,在女孩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欣赏与赞许对她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饱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她!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这是赏识教育家周宏老师的肺腑之言。所以,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懂得欣赏自己的女儿,多赞美她,使女儿在明媚的阳光中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 从内心赞赏孩子。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许多父母以为,只要对孩子说“你真棒!”就是赞赏孩子了。实际上,赞赏孩子并不这么简单。

年幼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父母是否真心赞赏他们,只要父母经常说“你真棒”,经常向孩子竖大拇指,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值得父母骄傲。但是,对于大点儿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真正的赏识,从内心表现出来的赞赏。如果父母不是从内心来赞赏孩子,只是表面上通过“你真棒!”来夸奖孩子,孩子反而会觉得父母虚伪,对于亲子关系的改善并没有什么效果。

“知心姐姐”卢勤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同事老打孩子,结果听了我的话,“太好了,你真棒!”回家她女儿正吃饭呢,就跟女儿说:“女儿,太好了!你真棒。”女儿说:“妈,你有病吧,我看你今天病得不轻,说胡话了。”

她下午就来找我了,说女儿不信。

我说这句话要发自内心地说才行。

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不管孩子是否优秀,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凡的孩子,当你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你的孩子。

(2)欣赏女儿的每一个小进步。女孩心思细腻,一点小小的幸福,就能激发她全身的喜悦细胞。因此,父母要做有心人,细心地发现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的进步,并及时地给予适当地赞美和鼓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能让女儿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体会到幸福,并在父母这种积极地激励下,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内在能力。

辽宁省文科状元黄晓庆,就生活在一个充满鼓励和赞许的家庭中。从黄晓庆出生开始,无论是学说话、学走路,还是背诗、唱歌,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黄晓庆的父母都会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女儿每一次登台演出,他们都会拿起相机,将女儿可爱的样子记录下来。女儿的每一篇优秀作文和绘画作品,他们都会耐心地整理好,妥善地收藏起来。

在女儿每次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时,他们也会同女儿一样快乐,从不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只是会适当地给予女儿一些提醒,告诉她还需要积极努力。

就这样,在父母一点一滴的关爱和照顾中,黄晓庆渐渐长大了,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也在她的身上显示了成效。1999年,黄晓庆以辽宁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多少孩子梦想的学府——北京大学。

在父母一次次的鼓励与赞美声中,黄晓庆迈进了北大的校门,走向她生命中的又一段成功的道路。女孩的每一次成功,父母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赞美和鼓励,是带领女儿走向更高台阶的助力器,这种赞美所提供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每一位父母都要学会赞美自己的女儿,加强孩子对成就感的积聚和感知,让她一步步地走向人生的成功。

(3)赞赏要针对孩子的努力。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

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

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叫人觉得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教授叫小女孩过来问好,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这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非常严肃,她对中国的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

教授却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孩子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教授耸耸肩,说:“所以,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后来,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有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只能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什么资本和技能,而努力则基于孩子自身的认知。

当你需要表扬孩子的时候,最好针对孩子的具体表现进行表扬。

比如:“在今天的运动会上,我看到你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已经非常疲劳了,但是,你还是坚持到最后,并夺得了名次,你真棒!”

“今天放学后,你不仅按时回到家中,而且帮助妈妈洗好了菜,你真是个乖孩子!”

“在公交车上,你看到小偷正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时,能够不动声色地通知司机叔叔,让司机叔叔一起抓住小偷,这个方法真是聪明!”

这样,赞赏的效果针对于孩子的努力,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地保持自己的优点和优势,而且,孩子会认为你的赞赏是经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表明你对她非常关注,情感上的距离也会缩短,这样的赞赏就是沟通的润滑剂。

(4)赞美女儿的五大原则。女孩天性更注重倾听,更注重言语,而且年幼的孩子在心理、思想的发育还显得稚嫩,正确的赞美会让女儿受益无穷,不正确的赞美便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误导,失去正确的教育意义。赞美也是一种技巧,所以父母在赞美孩子时也要讲究方法,正确地赞美女儿,从而为女儿营造一个好的成长氛围。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遵守以下几点赞美原则。

要当众赞美女儿。在赞美女儿时,如果有外人在,对女儿来说有更多的益处,因为自己的好成绩被更多的人知道,会让她变得更加自信。

及时赞美。对女儿的赞美要及时。不要让孩子在期待得到肯定时沉默不语,否则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就事论事地赞美。赞美女儿要从具体的事情出发,让她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才对她有好处,而不是夸耀女儿个人,否则孩子会渐渐变得自满起来,并沉溺于受赞扬的状态。

坚持原则。对女儿的赞美不应过于频繁,要掌握分寸。对于女儿没有做得很好的事情,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而不是一味地表扬和赞美,否则会使孩子容易变得骄傲。只有在孩子达到了既定的要求,才给予她赞美,从而给她增加自信。

给女儿一个宽松的生长空间

家庭是女儿成长的港湾,家庭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女儿的个人成长和身心发展,今天是否能够给予女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女儿明天的人生。女儿是上天赐予父母的小天使,在狭窄的空间里,她无法显现自己的美丽,也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在足够的空间里,天使才能将她的可爱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世界带来无限的美好。宽松的家庭环境,所能给予女儿的不仅是自由,更给予了她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灵的驰骋和思维的活跃,可以促使女儿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更好地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思考,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总是禁锢孩子,约束孩子,不仅会埋没她的能力,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不善于表达,甚至胆怯,缺乏自信。

所以,父母要尽量给女儿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她在感受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足够的空间,使女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发挥才智,施展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女儿宽松的生长空间,是由父母共同营造的,能够在精神上给予女儿足够的空间是最重要的。那么,父母都应该怎样做呢?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张小宇是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因为父母对她疼爱有加,所有的事情都为她包办了,所以张小宇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父母还时刻担心她的安全,虽然学校距家很近,但是每天父母再忙也会抽时间去接送她。甚至在张小宇与别的孩子玩时,张小宇的父母也在一旁陪伴,怕张小宇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被他们欺负。

父母几乎成了张小宇的影子,除了上学时间不跟着张小宇,剩下的几乎所有时间父母都陪伴在她的身边。张小宇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她感觉到憋闷、压抑、不开心。本应是快乐的童年,在张小宇眼里却变得很沉闷。

张小宇不但不快乐,动手能力不强,还形成了懦弱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都向后退缩,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独立的意识,没有向前的勇气……

父母应该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只要孩子不伤害到自己,不侵犯别人,不破坏环境,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父母还可根据条件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在这里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孩子在其中休息、玩耍、学习、发泄不满等,父母不擅自去干预,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益。

(2)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阿夏是个很贪玩的孩子,学习不用功,每一次都需要妈妈监督才回家写作业。为了改变她贪玩的习惯,阿夏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知道孩子想要自由,就与阿夏商量,如果她每天放学后把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剩下的时间都由她自由支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阿夏听妈妈这样说,非常高兴,就同意了妈妈的要求。从此以后,阿夏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甚至有伙伴来找她玩,她也坚持先做完作业,然后才高高兴兴地跟伙伴们一起出去玩。一段时间后,阿夏的成绩不但提高了,也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有利于孩子学会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生活的独立决断力。给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会使孩子更加快乐,学会独立思考,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选择。马晓波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她思路开阔,有很多的想法与主意,她的老师和同学都说她以后有发展前途,有创造天赋,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

其实,马晓波同别的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是她的父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让马晓波自己选择、决定,并且让马晓波说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同时还引导马晓波多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让马晓波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决定正确。

这样坚持下来,马晓波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她都会自己思考一番,自己去作决定,并且从各个角度去周密考虑,所以她的思路比别人开阔,点子比别人多,主意也比别人的好。

父母当然要当好孩子的参谋,但在孩子发展前途的关口,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要代替孩子选择,更不要让孩子为实现父母的理想作出不情愿的选择和牺牲。父母只有从小就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与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4)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大一点的女孩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女孩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经历,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帮助你照看孩子,帮助他学习功课,和他一起做游戏……”

女孩观察到学者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就可以,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中国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女孩的回答更令人感到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尽早入手,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只关注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成绩是否优异,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精神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

让孩子在社会上能自立、自强地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每天传递给女儿幸福感

现今的孩子有太多的理由幸福——不愁吃、不愁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宠着,要什么有什么,寒假、暑假说不定还有机会到名山大川、异国他乡散散心;现今的孩子也有太多的理由不幸福,奥数“全民皆兵”,琴棋书画少不了要学一样,从小学到高考,“名校”两个字成为爸爸妈妈话语中永恒的期待,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走个神也得见缝插针。

一位女儿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妈妈说:“之前没算过账,仔细算了一下之后吓了一跳,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绝对超过了2 000块,真的比上大学还要费钱。”

这位妈妈算了下,在女儿的所有花销中,辅导班是个大头,“周六的书法班每月差不多150块钱,英语补习班150块钱。我还让女儿课外学了古筝,一星期两三次,每月也要800多块钱。暑假寒假花的钱就更多了,拉丁舞、奥数、英语、书法都是少不了的。”

这位妈妈说,她和丈夫的收入并不算高,在当地只能算中等偏下,但孩子每月的教育开销她从来没省过,不过和钱相比,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像学古筝,我们住城南,找的老师住城北,几乎跨了大半个城,我又舍不得打车,每次都是乘公交车来去,单程就得花近一个小时。”妈妈说,练完琴小雨回家还得写作业,可有一次她在公交车上就睡着了,看得她心里直心疼。

有一次,女儿跟妈妈说:“我都要累死了,如果能多一点时间玩玩电脑,那我就感觉很幸福了。”

如今,上面这样的事例在我国有很多很多,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每天疲于奔命,哪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当一个人感觉到幸福时,就会变得快乐,并在生活中充满动力。同样对于孩子来讲,拥有幸福感能让她们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生活在幸福感中的孩子,往往更加健康,也更加能干。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感受幸福感更是她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中解释道,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首要幸福感”和“次要幸福感”两个阶段。孩子永远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并且完全地、明确地相信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毫无疑问的,这便是孩子产生的“首要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大约建立在3岁,无论孩子在这一时期接受的爱是多是少,都会成为一生难以动摇的心理基础。因此“首要幸福感”牢固的孩子,能够很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易被日常生活的动荡起伏所左右,常会充满信心,精力充沛。而“次要幸福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所感受到的快乐,例如弹钢琴、跳舞、做游戏等。

“次要幸福感”大多建立在“首要幸福感”的基础之上,如果孩子“首要幸福感”不稳定、不牢固,那么她的“次要幸福感”也很难获得健全,容易造成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缺失。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幸福感的建立完全来自于她的父母,孩子能否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在于她所接收到的“幸福感”。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幸福感,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对于女儿,就更要精心呵护和照顾,每天给女儿足够的“幸福感”,让孩子的生活始终与幸福相伴。要给女儿足够的幸福感,父母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做。

(1)尊重孩子。女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人。外在强加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尊重孩子比送她贵重的玩具更能让他幸福。

(2)微笑和拥抱。父母对孩子微笑等于对孩子说:“我爱你!”在女儿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拥抱她。专家指出,每天给一个孩子4次拥抱,仅是生存需要;给她8次拥抱,她能保持好的状态;给她16次拥抱,她才会成长。父母要记住,每次微笑和拥抱对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3)倾听,走进女儿的内心世界。对孩子来说,你能专心听她倾诉是很重要的事情,这表明你在关注她,即使她讲述的事情你可能已经听过一遍,但是不要打断他,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就好了。

(4)接触大自然。和女儿一起去滑雪,一起骑车,一起在公园里玩,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更茁壮,还能让她拥有更多的欢笑与快乐。经常运动能让孩子身心放松,能让孩子有健康的体态,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能完成一些体育活动而获得自豪感。如果你鼓励她去做他喜欢的运动,或许她还能从这项运动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5)向孩子表示爱意。把握爱的“质”和“度”,坚持物质的爱与精神的爱相结合,坚持“大爱”与“小爱”相结合。向孩子表示爱意,这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能让她感到自信,感到安全。

(6)学会倾听孩子讲话。在家庭中,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爱和关怀,还有尊重与重视,对孩子表示重视和尊重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专心地听孩子讲话。在多数父母看来,孩子的不少话对她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妨碍了她们做正经事,于是常常会忽略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爱答不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却是尤为重要的事,在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不专注的眼神和表现往往会使她们产生失落感,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作为父母,不论你在做什么,当孩子希望向你简述一些事情的时候,都应暂时停下来,并且不要打断她的话,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专注,给她一个完整的思路。

(7)教孩子关心别人。女孩子需要感受到她是集体中有价值的一员,所以父母要让孩子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触及别人的生活,给孩子更多接触别人的机会,让助人为乐的感受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

(8)让艺术走进孩子的心灵。古典音乐对促进大脑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接触音乐、舞蹈以及其他任何类型的艺术,都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弹钢琴、听音乐能给孩子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这是孩子表达对自己、对世界的感受的一种创造性的方法。这种感觉来自于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过程,无论是在学钢琴,还是参加幼儿园的演出,都能让孩子觉得她是优秀的。

(9)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女孩子在某个方面都有天才般的本领,为什么不让她展现一下呢?她喜欢书吗?你做饭的时候让她读给你听;她对数字很敏感吗?购物的时候,让她帮你挑选价格最合适的商品。当你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并展现出你对她的表现很满意时,你就开辟了另一条让孩子更自信的道路。

(10)给孩子一些让步。每一个人都会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父母心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上帝的宠儿。于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给女儿指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断地纠正她的做法,然而却不知道,这样事事苛求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能丢失不少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好机会。例如,当孩子充满干劲地擦过家中的地板之后,你又无所顾忌地重新擦一遍,你的行为就如同在质疑孩子的能力。因此父母要尽量多和孩子进行一些情感上的交流,不要太过苛求她,让她有一个轻松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