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念的形成
各种信念形成总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认识阶段。信念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确信的观点、主张、见解等,它的形成首先需要人们感知客观事物而在头脑中反映它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的事物的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过程形成有关的思想观点。所以,信念形成必须经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我们在日常思想教育中,通过灌输、传授理性认识的东西,使学生树立一定的信念,也经过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的。日常教育中,教育者之所以采取许多生动直观的方法,如,参观访问,运用图表、实物,使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等,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经过学生自己头脑的反复思考,相信和接受那些理性的东西。举例来说,教师教育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他首先需要讲述有关案例,具体说明什么是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危害,等等;学生则联系他个人的有关经历,联想他过去看到和听到的有关情况来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和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把它变成自己的认识,进而自己实际地得出“要遵守社会公德”的结论。
个体信念在形成过程中,依次表现知识、观点、信念三种不同的形态。再以“要遵守社会公德”为例,一个学生要形成这样的信念,开始的时候,要由家长、老师向他讲述有关社会公德的内容、要求、意义等基本知识,或者是他通过阅读有关书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通过个人的观察和道德实践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关于社会公德的知识后,他才会在自己头脑中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形成一定的观点,如“社会公德是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要求,人人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但是如果仅仅到此为止,个人还不曾有切身体验,没有确信它,那么这个观点就只是观点而不是信念。只有当他在生活实践中看到并体验了由于遵守社会公德而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行为受到了人们的肯定评价;看到并体验了由于不遵守社会公德,给个人、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这种思想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时,他才会从内心肯定这种观点,确信这种观点是真实、正确的,从而在以后的有关思想行为评价和选择时坚持这种观点。只有此时,这种观点才变成了他的信念。
从个体信念形成过程来看,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一项关于儿童道德信念的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实际上还不存在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学生出现了初步的道德信念,他们开始具有自觉地完成作业和保持良好纪律的道德愿望,但这些愿望的自觉性很低,也不稳定。五年级学生开始表现出某种自觉的和坚定的道德信念。从少年期开始,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