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迎面而来的信息时代

迎面而来的信息时代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那时信息只不过是对消息的一种雅称。尽管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说法已经流传甚广,但是仍然有人不同意仅仅把科学技术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认为“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等等这样的说法不科学。但是不可否认,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无不与信息的产生、重组、分析、传输紧密相关。随着新的”信息社会”的来临,时间观念亦将有所改变。而“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

第一节 迎面而来的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西方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大胆的预测,称之为“第三次浪潮”。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辞源》对此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唐时代,诗人李中在他的《暮春怀故人》中写道:“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楼台”,首次亮相的“信息”是带着浓厚的浪漫情调登台的。自此使用的人就慢慢多起来了。宋代的陈亮在《梅花》诗中说:“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写道:“宋江大喜,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得信息……”。由此可见,那时信息只不过是对消息的一种雅称。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通讯技术和控制论的发展,诞生了信息论和信息科学,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概念才得以产生。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因此,现在只要一说起信息,人们马上就会和电脑、网络联系起来。但实际上,信息的传播不一定只依靠电脑、网络,从我国古代用来报告边关军情的烽火到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电话等都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所谓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尽管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说法已经流传甚广,但是仍然有人不同意仅仅把科学技术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认为“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等等这样的说法不科学。但是不可否认,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无不与信息的产生、重组、分析、传输紧密相关。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接受这一说法,并对其主要特征和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影响的几个主要标志进行研究。这有助于我们考虑一些问题,得到一些借鉴。现在普遍认为,信息社会有以下这些主要特征:

1.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和知识

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本是资源。例如在100年前,很多人可能就已经知道怎样建造一座钢铁厂,可是拥有建厂资本的人并不多,因此,进入这种经济社会就要受到限制。但是,在“信息社会”中,战略资本是信息,它虽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成为战略资源之后,进入经济社会就要容易得多。

享有盛名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其创办过程就是一个范例。1968年,该公司以250万美元资本起家。借助财金资源背后的智力,取得了技术上突破。到1980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达8.5亿美元。创办人葛罗夫成为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该公司以发明微型计算机著称。

img3

正因为战略资源是信息,美国小型企业的数字在爆炸性发展。1950年,创立新企业的速度是每年9.3万家,而到二十世纪末美国创立新公司的速度大约是每年60万家。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正是创业精神最旺盛的时期,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微电子技术出现后,电路集成度大为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和集成度的提高带来了计算机的革新。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电信工业,扩大了信息储存量,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数字通信卫星网络的建立又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在“信息社会”里,社会变化的源泉是知识和信息。因此,扩大知识,有系统地大量产生知识,不断扩大人们的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说:“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重要核心资源”。

2.“信息社会”是智力密集的社会

在“信息社会”里,使知识生产系统化,并强化人们的脑力。而这种知识是经济社会的驱动力。在信息方面最重要的是协作,亦即整体之值要大于各部分之和。基于这个原因,美国新的企业大幅度增加,而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工作机会。在1976年以前的7年间,有900万新工人走上劳动岗位,其中有600万人是为小企业工作,近300万人到州及地方政府工作。而那些由《幸福》杂志介绍的1000家大公司中却连一个新工人也没有增加。

3.价值的增长是通过知识实现的

在“信息社会”里必须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代替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信息社会”价值的增长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因为智力劳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在当前美国国外市场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美国公司却毫无困难地大量出售其工业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

4.注意和关心的是未来

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其对社会影响的深刻程度,可以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影响来比拟。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用了100年,而现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结构改革只用了20年。其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将来要发生什么。随着新的”信息社会”的来临,时间观念亦将有所改变。在农业社会阶段,人们习惯于向过去看,农民根据过去的经验从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工业社会,人们的时间倾向将是注意现在。而“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因此,必须注意现在,学习如何预测未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了解趋势,也能够向未来学习。时间倾向性在变化,使人们对未来学产生了兴趣,1960年美国只有两所大学设立与未来学有关课程的学位,现在则增加到上百所大学。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应该是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关注的事情,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因为数字时代近在眼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入乡随俗”。英国和美国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身在罗马,行当如罗马人。”很显然,当我们进入数字时代和赛柏空间[1]的时候,我们所随之“俗”其实就是数字时代的“俗”。一般说来,“随俗”以“问俗”为前提,“知道怎样对待它”始于知道它是怎样的。不过,我们不可能学会游泳之后再下水,任何在“下水”之前得到的关于游泳的“知”都不是“真知”,尽管它不是毫无价值的。要真正知道数字时代是怎样的,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进入数字时代,进入赛柏空间。我们起码可以知道数字时代和赛柏空间的大致的风俗,这会使我们在面对陌生的“电子疆域”的奇风异俗时以尽可能坦然、冷静的心态应付眼前的局面,而不致于进入其中后很快陷入到“文化落魄”(cultural shock)的状态,并以一种反技术主义和怀旧主义的心态和口气诅咒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技术的巨大力量使我们被迫或迟或早地进入数字时代。事实上,许多人已经部分地进入数字时代。就像丹尼·古德曼在《快如光速地活——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逃生指南》的第一章的标题中所说,“无论我们准备好了没有,眼前出现的是一条单行道,我们没有回头路可走”。我们不得不进入数字时代,不得不问数字时代之“俗”。而这“问俗”的过程,正是对信息时代的一种了解和融入的过程。

img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