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3岁儿子为了抢手机跟父母动手

13岁儿子为了抢手机跟父母动手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安女士这样的特殊情况并不多见,总的来说给自己的孩子买手机的家长一般都是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而给孩子配备手机。此事使不少家长感到,手机有助于同孩子随时联系,有利于在治安不佳的美国社会中掌握孩子的去向,保护孩子的安全,因而考虑为上学的孩子购买手机。在美国,今年手机更成了许多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圣诞礼物,十分畅销。

第三节 父母:一切为了孩子

手机虽然算不上是奢侈品,但也并非像文具那样便宜。那么购买手机的费用究竟从何而来?在国外,青少年自己挣钱买小汽车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在我国既没有这种让中、小学生打工挣钱的环境,也缺少这样的传统(当然辍学打工不算)。笔者就这个问题,在拥有手机的学生当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手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买的,买手机的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给钱让自己买或者直接替自己买,二是利用压岁钱或者将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买的。不管怎么说,其实都是父母的钱。那么父母又是怎样看待子女拥有手机这件事情呢?

安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初中三年级,在三年前她就给儿子买了手机。说起给儿子买手机的事情,她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安女士属于较早辞职“下海”的那一批人。在没有“下海”前,夫妻俩在同一家国营企业上班。最初日子过得很好,收入有保障,福利也不错,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一辈子直到退休。没想到自1990年代初企业不景气,小日子开始紧张起来,福利待遇没有了,只能勉强发出基本工资。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日子也能过,可是儿子的花费却越来越大。安女士因为十年动乱,没有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因此一心要让儿子有出息。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来说,要想孩子将来有好的发展,只有走读书这条道。但这不仅仅是有良好的愿望就可以实现的,必须有足够的投入才行,可是看着眼前的情形,钱从何而来?这让安女士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辞职下海。为了不使风险过大,她没有让丈夫也辞职;按她的想法,总得有一个在岸上,一旦出了意外也还有条退路。最初在街道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虽然也还可以,但毕竟是小本买卖,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没有赚到自己所期望的收入。安女士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过于草率。正在犹豫懊悔的时候,一位海南的亲戚告诉她在海南从事餐饮业很赚钱。于是决定南下发展自己的事业。亲戚带来的消息的确不错,没有多久就打开了局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整天忙得团团转转。正当自己生意红火的时候传来消息说自己原来的单位已经破产,这样丈夫也就自动下岗。她让丈夫南下作自己的帮手,夫妻俩一起经营自己的餐馆。

本来她考虑将儿子接来自己身边上学,但发现周围没有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样就将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因为双方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没有老人照顾儿子,所以最后只好将儿子托付给自己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儿子比较调皮但很聪明,由于自己一直管得很严,因此学习成绩还相当不错。现在父母不在身边,就有点管不住自己,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朋友虽然也管教,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好意思过于严厉,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用。安女士说,那时候是自己压力最大的时候,一边是生意需要自己全身心去打点,另一方面还牵挂着儿子的学习;真恨不得能够将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留在海南一半回家陪着孩子。朋友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安装电话,因此和儿子联系也很不方便。每当听到儿子在电话里喊妈妈的声音,自己就直想哭,满肚子责备教训儿子的话都化成泪水流了出来。

img14

长期分离使得自己的影响力渐渐减弱,慢慢地在儿子心目中,父母就成为每个月一笔固定的生活费用的代名词。孩子抱怨道,别人的孩子有父母疼,就他有父母跟没父母一样,寄人篱下。的确也是,虽然朋友对自己的儿子也不错,但毕竟不同于父母,儿子大了懂事了,能够感觉到其中的差别。可是没有办法,好不容易在南方站稳脚跟,不想半途而废,其实自己这么做也是为了以后让儿子能够生活得好一些。儿子抱怨自己不关心他,可自己也有自己的难处,真是左右为难。在小学升初中那年,安女士将餐馆的生意交付丈夫料理,自己回家照顾儿子。经过这一年时间,儿子的学习终于又赶上去了,最后还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想到自己一年的时间没有白费,安女士觉得非常欣慰。但是刚刚处理好儿子的事情,海南那边的生意又出了问题,因为丈夫不善于经营,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只好匆匆赶回海南。临走前,儿子再三要求她留下来,她其实也舍不得离开,可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给儿子买了一个手机,说如果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随时和他们联系,然后硬着心肠走了。

最初儿子打电话很勤快,基本上是每天晚上都要打一次,慢慢的就少了,有时是一个星期一次,有时是半个月一次,后来干脆要她打过来。没有给儿子买手机之前,她最担心的是儿子不上学在外面跟别人学坏,有了手机,每次和儿子通话都忘不了要叮嘱一番,以致现在儿子一接她的电话就首先强调自己没有跟别人去干坏事。安女士说自己非常希望早日结束这种母子之间靠手机进行沟通的日子,毕竟儿子需要一个舒适的家。她给儿子买手机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像安女士这样的特殊情况并不多见,总的来说给自己的孩子买手机的家长一般都是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而给孩子配备手机。在国外家长给孩子买手机则更多的是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在美国近来频频发生校园枪击事件,使得父母很是担心自己子女的安全。在震惊全美的哥伦布高中校园血案中,是一位当时趴在地上的学生用自己的手机首先向警方报的案。此事使不少家长感到,手机有助于同孩子随时联系,有利于在治安不佳的美国社会中掌握孩子的去向,保护孩子的安全,因而考虑为上学的孩子购买手机。而且近两年,随着电信市场竞争加剧,各移动通信公司纷纷削价,使手机价格大幅下降,普及率迅速攀升。在圣诞节前夕的疯狂购物季节里,手机是许多家长给孩子的首选圣诞礼物。在美国,今年手机更成了许多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圣诞礼物,十分畅销。但美国学生的手机热仍然赶不上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据有关机构统计,去年圣诞节期间,英国全国共售出了10万部手机,而今年根据订货情况估计,同期将售出手机25万部。在今年圣诞节前对1000名成年人的调查中,1/3的人称,他们将送手机给不到14岁的子女,1/6的人表示将给年龄在14至18岁的子女买一部手机。

img15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切为了孩子,这就是父母为子女购买手机的初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