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妙趣横生的“网络用语”
有位老教授第一次上网,以“过客”的身份进了一家聊天室,尽管他一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可就是很少有人理睬,有的即使和他聊,但也是说不了几句就走开了。老教授很纳闷,决定虚心向手下的弟子们请教。一位女弟子说:“老师,你要想与别人聊天就得取一个很酷的名字,比如说‘轻舞飞扬’、‘小李飞刀’等等,像‘过客’之类的名字一点创意也没有,肯定没人理睬。”老教授点点头。一位男弟子接着说:“老师,光取了很酷的名字还不行,还必须懂得网络用语,最好是要精通周星驰主演的影片中的台词,尤其是《大话西游》必须要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否则别人会觉得你语言枯燥无味,自然就也不会跟你聊。”老教授愕然,原来如此。这是否是杜撰出来的暂且不管,但确实反映了信息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就连人们一直沿用的文字也开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并非主流,可是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却流传甚广。
在青少年的呼机液晶屏幕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奇怪的数字:121、007或是141等等。这并不是电影中黑社会的接头暗号,而是青少年使用的又一时髦玩意——“新摩尔斯码”。据说“新摩尔斯码”始于美国的青少年互相之间联络,后来这种传呼由代码变化成新“语言”风行开来。解开数字密码不难,也很有趣,例如:121,“想要和你单独交谈”(取意于一对一);007,“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灵感来源于电影007);13579,“此事真奇怪”(这5个数字都是奇数);还有许多是关于爱情的,例如:10,“你十分完美”;11,“你比完美还完美”;020202,“我只想着你”;2001,“你是我梦想的未来”。
不仅如此,就连文学语言也如同数字公式似的。这是一篇名为《网上初恋》小说中的片段:“我看着她的眼睛,视线的俯角约20度,我们6只眼睛(我有4只)的距离约20厘米。所以我和她身高的差异约tan20度=7.3。我171,因此她约164。”“古人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大概有3×365/8≈137天没见,当然可以算很久了。”你瞧,曲折起伏的情节,诗情画意的风景,缠绵缱绻的情感居然可以用数字来表达。数字虽然没有文字那么形象,但却具有文字难以企及的精确度,有时甚至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在这样一个崇尚数量、速度、指标和技术参数的时代,人们可能更习惯于接受直观、精确的数字。
如今,“数字话”已从“人机关系”升级为“人际关系”的对话了。在写字楼,当时间接近中午的时候,白领们就开始打电话向快餐店订餐。例如,李小姐订的午餐就是“国际A座1508订1份‘9+1’”。所谓“9+1”,即菜单上的第9号餐,再加1份汤,简洁、方便的数字代码代替了啰嗦、拗口的菜名。
如果说“读图时代”的浪潮是以“卡通画”的形式改变了文字语言的视觉效果,那么,“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的浪潮则是以“数字话”的形式解构了文字的表达方式。形象有趣的网络话“她的界面看起来很友好!”“哈,又来了一位美眉!”如果不上网,你可能对这些话感到莫名其妙。这些只有网友们才了然于心的“话语”,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在这个互联网四通八达的年代,冲击着大众的视线。
打开电脑,随便走进一个聊天室,让你眼花缭乱的首先便是满屏花里胡哨的文字,汉字有,英文也有,间或还夹杂着一些象形的符号。敲起键盘来劈里啪啦的网上高手用他们灵活的脑子创造出了一连串不同于正常意义的新文字,像“猫”,你别以为是一只会“喵喵”叫的动物,在对话中,它更多的是指modem,即调制解调器;还有“弟”,可不是弟弟,它是“地址”的缩称。其他像伊妹儿(Email)、美眉(妹妹),偶(我)……简直不胜枚举。
不只是汉字,网上的英文也创出了不少缩写的新文字,u是you的意思,r是are,hv表示have,sis、bro、pls分别表示sister、brother、please。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表情符,由字母、符号和数字组成,将人类形体符号化,在与人交流时,只用几个符号,自己的心情便跃然“屏”上。像微笑,不高兴、惊讶、木然、撇嘴等,都有非常形象的表情符号来指代,本身无任何意义的符号叠加在一起,居然就像极了要表达的表情。先将你的头转过90度,看一下,是不是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中,“:”是眼睛,“-”是鼻子,“)”是嘴,还有,><(((*>是什么?再仔细看看,原来是条鱼!
现在,你已无法探究这些文字最初是怎么出现的,可能是一时不小心敲错了键盘,也可能是心血来潮突然从脑海里蹦出来的。很快就被年轻的网民们所接受,而且乐此不疲,并不断地有新的文字被创造出来,加入网络用语的大家族。
这些网络语言越来越以“新兴国际语言”的姿态在网民中流行。对这些网络“黑话”,语言学家认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固然使网民们的上网过程更富趣味性,但由于男性网民居多,网络语言中不可避免带有男性文化的色彩,就像“伊妹儿”“美眉”,类似的字眼过多冲击青少年的眼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文化情趣。另外,还有人担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年轻人,如果经常面对大相径庭的网络语言,会不会哪天他们做作业或写论文的时候,冷不丁地就冒出一句“贾宝玉和林美眉……”来了。
“你明天给我写一份report,然后fax给我,OK?”对于这样中西合璧的双语言,你可能已习惯了。自从1980年代港台文化进入内地之后,年轻人的语言里就常常夹杂着英文,只要与都市生活不脱节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过用过。
从最初的“Party”、“Taxi”到后来的“酷”(cool)、“秀”(show)……形形色色的新语言层出不穷,如今,又出现了“high”、“in”等等。眼下,每一个国家都在不由自主地实行双语言政策: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发展科技和经济,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国际双语言是国家现代化无法回避的需要。年轻人是双语言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和承受者,不喜欢墨守成规的年龄使他们在接受的同时,又进行创新。于是这种现象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中外合字”,基本上是以普通话为基础,但又混合了若干经济发达地区的发音习惯,包括粤地、沪地口音以及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电视连续剧里的那种味道。许多人认为,双语言方便,给人的印象更新鲜,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混合在一起有碰撞感,有口头快感。
同时,新潮青年正刮起一股直译的语言旋风,要么直译英文的谚语,要么把成语按照中文的逻辑直译成英文,他们不说“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而说“人生不是一床玫瑰”(直译Life is not a bed of roses),他们把“人山人海”说成“Mountain people sea people”。有一天收到正在大学念书的朋友的电子邮件,他赠了我一句“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过了半天才醒悟,他让我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果抛开一切观念的束缚,这种语言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新鲜好玩。当然很快我们就会想到语言规范化的问题。其实大家骨子里还是很尊重语言传统的规则,只是为了增添生活情趣,才会创新语言,玩上一回文字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