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人体之谜

揭秘人体之谜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揭秘人体之谜人类能不能在地下生活?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颇有争议。空袭结束后,一些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病人竟不治而愈。普拉捷克认为,所谓的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在移情人群,即那些喜欢将自己假想成他人的那些人中发生。打哈欠可能是向别人发出警告的一种行为。鉴于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用打哈欠的方式向别人发出警告已经过时了。
揭秘人体之谜_人体百科知识

揭秘人体之谜

人类能不能在地下生活?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颇有争议。在中世纪,欧洲人认为地下是魔鬼居住的场所。而在古代中国,人们则认为,洞穴是山精树怪的住所。

1868年秋,西班牙一位名叫索图拉的律师在本国桑坦德城西南30公里的阿塔米拉山山洞里发现了2万年到4万年前克鲁马农人的壁画、庙宇、畜栏、仓库和牢狱。16年后,法国考古学家埃米尔。里耶维尔在法国西南的拉木特洞穴里找到了类似的古代遗物,这些都打破了人不能生活在地下的迷信。

可是,发现地下奇迹的埃米尔本人却认为,地下是不能住人的,这些发现不过证明了古代克鲁马农人曾临时生活在洞穴里,对于现代人类是否能长期生活在地下毫无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埃米尔的这种悲观论点曾占了统治地位。

到了20世纪20年代,法国探险家爱德华。阿尔弗雷德,马勒特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长期生活在又黑又潮的山洞里,最可怕的敌人是一种叫洞穴病的疾病。在洞里人的心血管功能、生活节律、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肺部的气体代谢能力都会发生可悲的变化。要是能征服这种可怕的疾病,在地下生活指日可待。以后,一些探险家的经历都证实了他的观点。

]962年,法国洞穴学家西夫尔进入法、意交界的阿尔巴赫海滨的地下洞穴。由于黑暗、潮湿、烦恼和瞌睡,原定在那里逗留100天,他只呆了63天便返回地面。

1973年,他的头部、胸部和腹部插着记录心跳、血压和体温的探针,兜里装着测量洞内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二度闯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结果又发生了洞穴反应。

1964年11月,35岁的德国洞穴学家安图安,先尼下到了格拉斯城外30公里、海拔1350米、深90米的奥列维耶石灰岩洞底。他同样感到了不适。

1966年6月1日,洞穴学家让,皮埃尔,梅列特在不带计时器的情况下进入苏联靠近旧克里米亚阿培尔梅什山的深41.5米的死火山喷火口——“无底洞”。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他几度昏迷。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在洞底居住失败的记录。

然而,苏联克里米亚的洞穴专家B.M.杜布良斯基等人却不信这个邪,他带着一批大学生来到海拔950米的埃明霍萨尔洞,并在60米深的洞底搭好三个帐篷,然后钻进充气褥垫上的睡袋,每天记下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和肺泡中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比例。在洞里他们用煤气炉加工食物,用发电机和蓄电池供照明,用电炉烘干衣服。不幸的是,洞穴反应还是发生了。在恒温6℃,湿度100%的洞穴里,他们逐渐变得敏感易怒,时间感觉发生偏差。脑电图显示出他们的大脑皮层的活动被抑制,精神明显压抑。这时,杜布良斯基想,是不是由于失去了光、声和时间参照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呢?于是,他们加强了这些信号的刺激,症状果然缓解了。

在实践中杜布良斯基还发现洞穴反应与空气质量有关。当洞里的CO2浓度达到7.5%,氧浓度下降到15%时,人们就感到头痛、恶心和呕吐。而在空气比较“干净”的石灰岩洞里,洞穴反应主要与时间参照物有关。因此他建议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策。

苏联全苏疗养地学研究院理疗分院负责人B.A。斯科洛坚科从疗养的角度提出了对穴居的看法。他指出地下无噪音、灰尘、细菌和病毒,温度和湿度不变,空气流速基本为零,负离子浓度高,这些正是治疗所需要的。因此洞穴完全可以用来治病。他举了很多例子:古代奥地利、波兰和罗马尼亚人利用废矿井治病;17世纪德国人在采伐过的金矿井里医治风湿病人;意大利人则利用曼苏曼的钟乳石洞穴来做疗养院;二次大战期间,德国西部威斯特法里亚地区的石灰岩洞变成了防空洞。空袭结束后,一些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病人竟不治而愈。

如今,洞穴治病已成功地运用到实践中去。1968年。苏联外喀尔巴阡省的索洛特温斯基盐井新建成一所地下医院。慕名前来的病人先在地面上适应2—3天,然后乘电梯转入地下治疗270—300个小时。结果,有84%的成年人和96%的儿童的哮喘被医好了。1979年,苏联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有关当局决定在埃里温市北郊阿万盐井区修建一个大型的病房,以医治过敏患者……

可能你会想,当人们一旦克服了生活在地下的障碍后,真有那么多洞穴供人居住吗?苏联科学家R.A.马克西莫维奇对此作出了答复,他统计了全球地下洞穴的总面积,发现地球表面的石灰岩岩洞总面积超过了4千万平方公里,是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足够人们居住。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的新洞穴在继续补充着这个数字。

人到底能不能生活在地下呢?看来,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尚不是时候。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终将会得到圆满的答复。

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在移情人群中发生

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普拉捷克认为,所谓的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在移情人群,即那些喜欢将自己假想成他人的那些人中发生。

为验证这一观点,普拉捷克和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同事让志愿者观看了一段人们打哈欠的录像。结果有40%多的志愿者会随着屏幕上的人一起打哈欠,而在这些受“传染”的人中,有60%的人不止打一个哈欠。研究人员随即让这部分人接受移情能力测试,他们的分数都非常高。

普拉捷克说,这些人是那种在别人踩到尖东西时也喊“哎哟”的人。该结果正好解释了为什么精神病患者很少会被别人打哈欠所传染,因为他们很难进行移情活动。

有三种理论认为打哈欠有感染力。这三种理论是:生理理论,厌倦理论,进化理论。

生理理论认为,打哈欠是大脑意识到需要补充氧气的一种反应。打哈欠之所以有感染力,是因为在某个房间里的每一个人很可能同时都觉得需要补充氧气。打哈欠可能还会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如同看见别人吃饭会感到饥饿一样。

厌倦理论依据的假设是:如果每个人都觉得某件事情令人感到厌倦,就会打哈欠。但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人为何在感到厌倦的时候打哈欠,除非人把打哈欠作为一种本能方式,用形体语言表达对某件事情不感兴趣。

进化理论认为,人打哈欠是为了露出牙齿,这个行为是我们的原始祖先传下来的。打哈欠可能是向别人发出警告的一种行为。鉴于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用打哈欠的方式向别人发出警告已经过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