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最大的幸福
自己凡事节俭,若有余钱,便周济贫苦。
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富裕幸福。富裕和幸福其实是两个概念,并不相等。不少富有之人,成日奔走赚钱,忙得像陀螺一般,虽然赚了像金山一般的钱款,却没有时间学习,甚至无法经常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内心空虚,并不见得幸福。
当然,富裕是幸福的重要条件,如果成天为三餐奔波,也很难说日子过得幸福。但是,当正常的温饱生活得到保证,金钱的意义就开始降低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金钱往往成为一个数字,更多用以表示你的成就与贡献,并没有多少实用的意义。至于追求奢侈,那是个无底洞,永远也无法满足,除了炫耀之外,和幸福实在沾不上边,这里不予讨论。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有多种定义。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四条标准:(1)是否充满活力,以灵活和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2)是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3)生活中基本的需求是否实现了?(4)是否有亲密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给你有力的支持?
在这四条标准中,物质的标准并不高,差不多就等于中国人说的温饱而已,更受重视的是精神的条件,要有健全的心态,充满活力和理想,以及友善的人事关系。精神方面的标准,需要通过学习和提高修养来充实,只有你成为一个宽宏大量而富有魅力的人,才会有许多朋友围绕在你身边。
如果富裕表示的是占有,通过你的劳动而从社会索取报酬,占有资源,那么,它必须有个限度,一直想扩大占有就会变成贪婪,欲火中烧而变得病态。因此,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之后,就要学会享受,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如何享受?其实,最好的享受就是给予,用你拥有的东西去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把诺贝尔文学奖金捐赠出来的时候,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当你把一件东西拿出去的时候,你才拥有它。”你把快乐拿出来与朋友分享,快乐就和分享的人数成比例地倍增;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来分担你的痛苦,困难将成倍地减小,众志成城,有什么难关不能迈过,有什么痛苦不能克服?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幸福的生活是一辈子都要有善行。”大度、开朗、热情、慷慨、豁达,看淡功名利禄,更多去关心别人,你就能获得解放,感受到无边的幸福。曾经多年被评选为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决定把个人财富仅留下微不足道的一点给子孙,其余都捐给慈善事业,去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他从物质、欲望的束缚中获得了解脱,获得的是升华的美好世界。
我曾经在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毕业典礼上,给即将奔向社会的莘莘学子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影响我们扎扎实实前行,是因为外面的诱惑太多,我们的需求太迫切。作为一无所有的青年,我们要解决房子、妻子、车子等等问题,因此,我们太需要票子了,我们从对社会的索取获得满足。但是,当你在合理索取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尽早领略到施与的快乐。人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当你慷慨解囊帮助一位无助的穷人,你一定能够从对方的笑脸,获得无比的快乐,用满足他人来满足自己。但求奉献,不计回报,你才能体会到一种解脱,从物欲的枷锁中解脱出来。风景这边独好!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解脱中升华。
原文
富人要怜念穷人也。……我们有穿有吃,一家饱暖,要想那莫穿莫吃、饥寒之人,何等凄惨。自己凡事节俭,若有余钱,便周济贫苦。从兄弟家门亲戚起,以次而推,不要吝惜。古人有言:你怜悯贫苦之人,天地神灵怜念于你。断无因周济贫困,子孙至于饥寒者。勉之勉之。(〔清〕刘沅《寻常语》)
今译
富人要怜悯惦念穷人。……我们有穿的有吃的,一家温饱,要想想那些没衣穿没饭吃、饥寒之人,何等凄惨。自己凡事多节俭,如果有剩余的钱,就拿去接济贫苦人。先从自家兄弟亲戚做起,逐渐推广,不要吝惜。古人有言道:你怜悯贫苦之人,天地神灵就会垂顾于你。绝不会因为接济贫困之人而使得子孙陷于饥寒的,多多努力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