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要练就真功
我从教20余年,曾几易岗位。先是一线教师,后做过学校中层,现在又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期间,我虽然没有直接搞过专门的教研工作,但我从没有放弃过认真的教研。
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当好教研员有“三难”
一是,难遇明君
由于人事安排的种种原因,教研员往往很难遇到真正懂教研或者重视教研的领导。教研员有时是“当家不做主”,要服从领导的“指挥”,往往是领导打到哪自己跟到哪,没有搞好教研的积极性和自主权,甚至有时还得投领导所好,把握领导的兴奋点,否则,你很难开展工作。
二是,难以定位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到底是干什么的?在基层难有准确定位,有的把教研的目的局限且满足于检查、验收、出题、考试;有的难耐寂寞和清贫,不能静心做学问,假教研之名行牟利之实,推销资料,订购报纸;有的名义上外出学习考察,实际上不假思考地游山玩水,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功利目的。
三是,难有建树
教研员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足于应付上面,忽悠领导,诈唬下面。作风漂浮,没有确立研究课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深入教育实践,闭门造车,做表面文章,甚至满足于搜索、复制和粘贴,让大好时光在消极敷衍中荒废。
教研员做好教研工作要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
听,就是学会倾听
要能听得进来自外界的各种声音,虚心接受,兼听则明。要听专家报告,听教师呼声,听学生发言。除了要“走出去,请进来”,还要“蹲下去”,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和学生中间,善于捕捉原生态的鲜活的东西,要聆听大师,也要在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活中用心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汹涌澎湃的波涛是壮观的,丁冬的山泉也是富有诗意的。
说,就是善于用语言的钥匙开启教师智慧的大门
要说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说课堂设计和生成,要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说课堂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实效性,要说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状态,要说课堂文化和教学效果。这些东西不能信口开河,既要有理论的高度,还能结合每一堂课的实际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击中要害,能够提升教师教育生活的品质,要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就是要阅读
朱永新教授说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成长。教研员要读教材、读经典、读大家。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就教育研究教育其实是不懂教育的表现,还要读哲学、读经济、读政治,读一切可以读的东西,要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博观而约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一切品质的超越是有内在规律的,要在阅读中充实自己,丰厚自己。
写,就是要勤于动笔
我们头脑中思考过的,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的,不一定能写下来。动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的过程,提炼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动笔我们不期望尽善尽美,要把倏忽出现的体会或感悟及时记下来,贴近生活,记录精彩。等有了时间再斟酌再推敲,一篇篇好的教育叙事或好的教育随笔就会应运而生。关注最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科研,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教研员既要善于敏感地去发现问题,又要善于梳理亮点,总结经验,成就最好的自己去服务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