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望子成龙未必都成“龙”

望子成龙未必都成“龙”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说,望子成龙是一种很正常的爱子之情,这种押宝式的过分宠爱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孩子正常发展。望子成龙的期望越高,就会过大投入,并让孩子按照大人的设计来生存。每个家长都懂得这个世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子女都成为“龙”,但每个家长又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龙”。其实孩子不成“龙”不要紧,关键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立自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望子成龙未必都成“龙”

“国民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福培尔之口,他深刻表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给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凡做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一味严格要求,重点培养,却不顾孩子身心特点,出现了许多误导现象,实在不能不令人注意与反思。

镜头之一:自己没得到的要从孩子身上补回来

有的家长在童年时期生活比较艰苦,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爱心甚切,拼命给孩子买吃买喝买穿买玩的,要把自己没有得到的幸福在孩子身上补回来;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没有了什么希望,把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买复习资料,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速成班,在时间、精力、财力方面大搞“投资”,唯恐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应当说,望子成龙是一种很正常的爱子之情,这种押宝式的过分宠爱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孩子正常发展。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天性,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物质帮助、精神鼓励。至于孩子将来能否有所作为,还得看社会教育、学校培养与孩子自身的各种素质。当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有义务也有条件担负起塑造孩子的重任,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会有满意的结果的。

镜头之二:恨铁不成钢

这可能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过的感受。有些家长在拿孩子没有办法的时候,往往本能地就会举起那条封建落后色彩浓厚的大捧,动辄拳脚相加、体罚责骂,轻的致伤,重的致残,给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留下终身遗憾。“夏裴事件”难道不使人痛心吗?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给孩子一定的压力,促使孩子积极上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伤孩子自尊、摧残孩子心灵的做法,效果会适得其反。家长应当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诱导;即使在对孩子十分失望的情况下,也要克制自己,不要开口就骂,动手就打。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也是脆弱的,需要精心爱抚,绝不能让小荷才露尖尖角,就遭到风雨的摧残。

镜头之三:利诱、许诺孩子

我们常听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考了100分,爸爸就奖励你10块钱!”,“如果你评上‘三好’,就给你买一架电子琴!”采用利诱、许诺的办法来刺激孩子为某事做出努力,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本质上说,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家长用许诺来表明自己说话算数,但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这样的看法:父母没许诺的话是不值得信的。尤其是许诺后做不到,更容易给孩子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至于家长迫使孩子为某事许诺的做法,更是毫无可取之处,孩子为了避免责打或讨得父母欢心,常会空许诺,在不自觉中培养出口是心非的品行。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建立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不能弄成时时留心、处处戒备的经商心理。

镜头之四:陪读现象

不少家长认为,陪孩子读书学习可以体现对子女的关心,能使孩子更加努力认真地学好功课。其实不然,这样做的结果,会给大多数孩子造成一种父母不相信他们自觉学习的错觉。这种潜意识会使孩子对父母越来越厌倦,甚至会用各种方式来反抗。奉劝家长,除非孩子在学习时确实需要你的帮助,一般不要陪读,要给孩子一块自由的天地。

镜头之五:投入过大,干预过多

望子成龙的期望越高,就会过大投入,并让孩子按照大人的设计来生存。当今家庭为孩子买电子琴、上兴趣班、请家教者极平常;节衣缩食为孩买钢琴、购电脑者也大有人在;为了让孩子进重点、上大学倾家荡产,咬着牙三五万地往外拿者也有之。而家长自己却一月不知肉味,连买几根大葱也得讲半天价。这些家长在过大投入后面,投进了全身精力与过高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在父母设计的航程上步步为营,节节胜利。长此以往,孩子将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贵族”。

每个家长都懂得这个世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子女都成为“龙”,但每个家长又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龙”。家家如此,个个那般,这个世界不就都成“龙”了吗?历览古今,横观中外,大千世界不都是由极个别的“龙”和众多的“虫”构成的吗?成“龙”固然荣幸,但成“虫”又何妨?其实孩子不成“龙”不要紧,关键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立自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