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传统课堂上看似运转良好的典型场景:课桌排列井然有序,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课本以统一的角度倾斜,铅笔摆放在相同的位置,恰似小提琴的琴弦般层次分明,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只有粉笔在黑板上划动的声音会划破这一片宁静……
而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与当今的课堂有很大不同。
正如我在前文提到过的,在我理想的课堂上,有100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不会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教室的某个角落非常安静,适合学生自学,而其他地方则充满学生热烈的交谈声。
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将有1/5的学生利用电脑学习并做相关练习,从而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延长记忆时间。现在,请允许我先停下来,花些时间讲讲“1/5的学生”这个概念,这也就是说,学生每天只需要花费1/5的学习时间(通常是1~2个小时)来收看可汗学院的课程(或是其在未来经过改善的课程),互相辅导交流,寻求共同进步。可汗学院的学习方法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和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此种方法的有效性,学生每天只需学习1、2个小时就已经足够。此外,它还缓解了人们对新媒体教育方式的恐惧,打消了他们对引入此种教育方式会让学生整天麻木地坐在电脑屏幕前的疑虑。这种担心不仅错误,也完全没有必要。我在前面也谈到过,在这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中,学生们也不是完全盯着电脑屏幕的,他们会和同学互相讨论,或是和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现在,我们来谈谈剩下那4/5的学生。在100名学生里,已经有20名在利用电脑进行学习了。当然,团队中有一名老师会来回走动,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老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并迅速作出应对,给予学生帮助。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老师不会面临同时辅导20名学生的压力,因为除了老师的指导之外,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探讨和帮助,这也正是混合班级最重要的优势所在。
那么剩下的80名学生该怎么办?
我似乎听到了学生们在玩棋类游戏时喧闹的声音,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游戏学习经济学并模拟市场变化,正如我们在夏令营中取得的效果一样。
我还可以将一些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制造机器人、设计手机应用程序,或者试验建筑吸收阳光的新方式。
在安静的角落或者房间里,一些学生在妙手丹青绘长卷,一些学生在笔耕不辍写人生,在另一些不那么安静的角落里,还有一些学生在试着谱写乐曲。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位领队老师将这些领域串联起来,这会给学生带去更大的帮助。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为所有学生腾出了时间与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创新。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如今的课堂上,许多持有“异端”想法的学生被严格的标准课程制度所忽视和误解,以致渐行渐远,直到被最终放弃。当然,我说的是那些试图证明自己拥有出众才华,却因为一两个瞬间的表现而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那些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不可能为了他们的小众爱好而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和精力;那些深深痴迷于立体几何之美的学生,他们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不愿抛开这一内容,宁愿自己去推导和演算所有的定理与公式;那些痴迷于通过数学对思维进行训练的学生,他们通常喜欢花费大量时间去做一些根本无解的题目;还有那些试图为一项工程设计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的学生。
他们是一群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人,是一群不被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人,同时更是一群有着创造性思维的人,也注定将是一群能为我们的世界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为了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我们需要放弃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让他们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这一点无疑很难在传统课堂中做到。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置身于盒子一样的教室中,被要求做同样的事、保持同样的课程进度。任何的“差异”或者“不同”都会被视作不良因素。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这群学生的思想并没有被普鲁士的那种理想教育模式禁锢。我相信,如果学生们拥有更多自由,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希望他们自己也能如此。
我理想中的学校每天只会花1、2个小时的时间讲授基本的课程内容,而会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而非课间休息)和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并能随时寻求帮助的环境,这样的学校才能最终成为学术的圣殿、创新的沃土和情感的源泉。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各种合理的教室布局,或者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教室资源,甚至利用户外场所。我所描述的教室与我们现有的教室相比唯一的区别是,四周的墙体只是为了隔开空间,而非用于禁锢我们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