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徐大为 图/昵图网、素材中国
暑假,是学生们最期待的美好时光。玩泥巴、逮知了、看还珠和雪花般的卷子、走马灯般的特长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暑期记忆。
而这些琐碎的记忆早已烙上时代的印记。
70后主人公·李如是
玩泥巴、逮知了、打弹珠
挖竹笋、掰玉米、逮知了、打弹珠……这可能是很多70后儿时的暑假生活。今年已经42岁的李如是说,儿时的暑假,他和大多数小伙伴一样,“野”得几乎没有进过家门。“暑假里,每到晚上,树林里的知了幼虫就从地上的小坑里爬到树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每天晚上拿着手电筒去抓,运气好的时候能捉到一小盆。回到家后,把它们洗干净,用盐腌上一夜,第二天妈妈用油炸一下,香气扑鼻,真是闻到就会流口水。”
“玩泥巴、掏鸟蛋,一起分享几分钱的冰果,虽然那时候物质很匮乏,但我们玩得有滋有味,那种感觉也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懂。”
80后主人公·王佳
看电视、玩游戏
80后,是经历了娱乐节目开始逐渐丰富起来的一代。那时电视已经进入每家每户,看动画片、电视剧是很多80后的最爱。只要听到《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就知道暑假开始了。一到播放时间,街上基本上看不到孩子的身影,大家都会围在电视机旁。今年33岁的王佳说,自己读五年级时,小霸王学习机开始流行。“我以学习为借口求妈妈为我买了一台,之后便疯狂地玩游戏。当时一盘游戏卡带要10元钱,为了买到心仪的游戏,我经常省吃俭用。”
“魂斗罗、超级玛丽、雪人兄弟、坦克大战……”提起当时流行的游戏,王佳如数家珍。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的眼睛慢慢近视了。但她认为,如果让她重新选择一次,她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玩。
90后主人公·宁远
打短工、攒经验
个性鲜明、偏于理想、敢想敢干……这些形容词共同勾勒出了90后的群像。宁远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去年暑假他在一家甜品店打起了短工。这份工作并不轻松,每天要站8个小时,一天下来,他的腿都僵硬了。谈起为何来打工,宁远说得很简单,打工不仅可以早点接触社会,还能赚零花钱,既好玩又可以“攒经验”。
每天在饮品店做各种好喝的饮料,宁远与“吃货”们一同分享着快乐与幸福,感觉很不错,一个暑假能挣2000元钱。宁远说,刚开始的时候,他连一些基本的业务都不熟悉。刚学制作奶茶的时候,奶和茶的兑配比例总是掌握不好。短暂的沮丧之后,他买来纯牛奶和茶包反复调试,在尝试了几天之后,终于调制出了自己满意的奶茶,还得到了饮品店老板的赞扬。“尽管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但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暑假。”
00后主人公·祁染
开微店、补习班
开微店,你会把这件事和一个13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吗?而这的确是祁染在暑假开始后做的第一件事。“我看同学在开我就开了,反正平时没什么爱好,也不图挣钱,只是感觉东西卖出去的话,挺有成就感。”说起开店祁染颇感兴趣。当了一段小老板后,祁染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好玩,“像我这种断断续续的卖不出什么,也就挣了100多吧!”
而除此之外,就是每天固定的课外培训时间。“五门课都上,有的2小时,有的3小时,中间会休息。”即便全方位大补,染染还是觉得不够,又让妈妈给自己报了个舞蹈班。这样的节奏染染并不陌生,即使是前些年上小学,她也曾一周连上四、五个班,“电子琴、数学、英语,还有专门的口语……”如今,上课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期末考完了没作业,我都不知道干什么了。有的时候太无聊,我还会说今天有什么课,试听一节去。”
在这个小姑娘身上或许只有在她的微博标签里,才能依稀找到本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特质:呆萌、吃货、小自恋、起床困难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