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几个句子都比较简单,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几个长难句。
e.g.: If par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is adolescent reaction, and realized that it was a sign that the child was growing up and developing valuable powers of observation and independent judgment, they would not be so hurt, and therefore would not drive the child into opposition by resenting and resisting it.
误:如果父母们被准备这种年轻人的反应,并且意识到,这是一种孩子正在成长,正在发展珍贵的观察能力的信号,他们就不会感到如此伤心,所以也就不会由于憎恨和反对它而驱使孩子到对立面去了。
虽然这句话总体上来说比较长,但是结构明确,没有多少专业名词。有被动语态,有同位语从句,也有代词的翻译。按照上面的译文,我们虽然明白了其中的一些意思,但是这个句子并不通顺,这成为整个句子的致命伤。忠实于原文固然重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要让句子更加通顺和流畅。
If par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is adolescent reaction, /and realized that/ it was a sign that/ the child was growing up/ and developing valuable powers of observation and independent judgment, /they would not be so hurt, /and therefore would not drive the child into opposition/ by resenting and resisting it.
断句之后的分析:本句由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和主句构成。从句中有一个被动语态和一个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还有一个同位语从句,后面主句结构明确。
做父母的如果1对这种青少年的反应有所准备2,而且认为这3是一个标志,标志4着孩子正在成长,正在培养珍贵的观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那么5父母们就不会感到如此伤心,所以也就不会有愤恨和反对的情绪6而把孩子推到对立面上去。
1.把“做父母的”放在句首,符合中文先出主语的习惯。
2.par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is adolescent reaction这句话中有被动语态,而且我们可以用“有被不用被”的翻译方法。翻译出来就是“做父母的如果对这种青少年的反应有所准备”。
3.it本身指代前面一个句子,如果翻译成“它”就过于抽象;如果翻译成一个句子,那么又过于具体。所以,我们找到了中文里可以代替一个句子的汉字“这”。
4.it was a sign that…这是一个同位语从句。前面说过,同位语从句可以用主谓译法或是“重译法”,在这里“重译法”更加合适。所以,翻译为“这是一种标志,标志着……”。
5.中文里关联词要双双出现,所以“如果”和“那么”要同时存在。
6.句中的resenting and resisting这个词组比较难以理解。应该是指家长所持有的某种“情绪或是态度”,直接翻译会不通顺,所以我们在这里增加了“情绪”一词。但是还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翻译出by和it这两个单词,这个问题留到最后一步重读解决。
正:做父母的如果对这种青少年的反应有所准备,而且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孩子正在成长,正在培养珍贵的观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那么父母们就不会感到如此伤心,所以也就不会因对此1有愤恨和反对的情绪而把孩子推到对立面上去。
1.by resenting and resisting it在句中应该是一个原因状语,这属于“废话”的一种,所以要提到前面翻译。但是,我们也要弄清it指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实在弄不清楚的话,我们主张用“模糊翻译”,翻译为“此”也就对了。
本句结构明确,词汇简单,但是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比如先出主语,关联词双双出现,代词翻译的小技巧。所以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笔译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职业。
e.g.: Insects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y would devour all our crops and kill our flocks and herds, if it were not for the protection we get from insect-eating animals.
误:昆虫让我们生存在世界上是不可能的,他们吞噬了我们的庄稼和杀死我们的一群群的动物,假如要是没有我们从以昆虫为食的动物所得到的保护了。
这个句子应该属于我们以前讲过的“长句有逗号不用断句”的那种类型,可是上面的译文并没有找到这几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也没有把代词和虚拟语气翻译正确,所以同学们看不明白句子的意思。
Insects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y would devour all our crops/ and kill our flocks and herds, /if it were not for the protection/ we get from insect-eating animals.
断句之后的分析:这个长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基本不用断句。但是我们要分析其中的前后关系,根据所说的内容,应该是最后一个if条件状语从句最不重要,然后是they那一句,最后是主句。只要带着这样的思路去翻译,一定能够翻译出好句子。
假如没有那些以昆虫为食的动物保护我们1,昆虫2将吞噬所有的庄稼,害死家禽家畜3,让我们不能生存于世4。
1.这句话当中有protection,这个单词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抽象名词。而且这个单词有动词词根,所以我们翻译为动词“保护”,这样一来,这个定语从句也就变成了主谓结构。
2.they在这里指的是前面的insects,所以我们翻译为“昆虫”,而不是“他们”。
3.flocks and herds指的是“一群群的动物”,但是在这里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指的是“家禽、家畜”。
4.最后一句中的it指的是to引导的那个不定式,所以在翻译时,把不定式拿到前面来翻译,it也就不需要翻译了。
正:假如没有那些以昆虫为食的动物保护我们,昆虫将吞噬所有的庄稼,害死牛羊家畜,让我们不能生存于世。
这句话的难点就在于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只要分析明白,再把其中的代词弄清楚,翻译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