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编译 于铁江
《战国策》大概是秦汉年间人们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经汉代刘向整理改编后,定名为《战国策》,后又简称《国策》。全书体例与《国语》一样,分国编述,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共三十三卷。上起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至楚汉之起(前209),概括了春秋以后到楚汉之前245年之间的史实。《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他十分愤恨,就逃回燕国,后来秦兵进攻各国,兵临易水,直接威胁到燕国,太子丹就让荆轲到秦刺杀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救国难的目的。本文就是记载这件事始末的。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的完整过程,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反抗强暴、扶弱救国、勇敢沉着、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写作特点
1.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
作者满怀敬仰之情,对荆轲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描写和刻画。不仅写其勇,而且写其智;不仅写其风度,而且写其品格;不仅写其“有所待”的心理活动,而且写他于易水上引吭高歌的壮举;不仅写其本人,而且还以他为核心,写了燕太子丹、樊於期、高渐离、秦武阳等人物,使之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这样,荆轲的形象较一般作品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武侠,较用金钱、权势雇佣、胁迫的刺客形象要复杂得多,也丰满得多。
2.成功运用环境气氛渲染
如易水送别一段,写壮士,须眉如画;状易水,萧森之气顿生,显示出慷慨悲凉的气氛,使人读后不得不为之动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当时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故事的发展包括求取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叱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派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故事的高潮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纐”,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
一 可分若干情节概述。如:大军压境、计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身亡。荆轲的性格:深沉(准备信物时深谋远虑)、刚毅(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机智勇敢(秦廷搏击)。
二 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在渲染悲壮气氛。
三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四 答案示例:荆轲舍生忘死、不畏强暴的精神虽然可嘉,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立国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国家实力的增强要靠先进的制度。燕国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兵富国,却一心热衷于暗杀行刺的恐怖手段,这样即使刺死了秦王,也不会改变秦国的实力,反而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