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安石治学精神

王安石治学精神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安石22岁中进士。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均遭破坏。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从详。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

王安石

编译 肖华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22岁中进士。他目睹了北宋时弊,感慨良多,为此曾给皇帝写了万言书,提出“改易更革”的主张。此次上书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神宗即位,王安石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王安石在任宰相期间,积极推行青苗、均税、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但是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不久就受到阻碍。熙宁七年(1074年)罢退;次年再相九年再罢,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世”,重在“适用”。他的诗文都和他在政治上的革新主张有密切关系。王安石的散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笔力雄健,语言简洁朴素,概括力强,以拗折峭拔著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均遭破坏。现两洞尚存,前洞约有三间房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出前洞翻过一座山,便是后洞,洞内宽处大如殿,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洞非常幽深,至今未有人走到底。

公元1054年,王安石辞官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

中心思想

本文以记游为形式,通过描述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说明治学或做事除了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从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从略,后洞从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从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从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从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从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游褒禅山记》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丽、不同凡响的成就。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借残碑议治学,以小喻大,首尾贯通,不仅加深了文章议论的深度,更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章法和奇妙的构思。

道 1.有碑仆道 道:名词,道路。

2.何可胜道也哉 道:动词,说。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道:名词,规律,方法。

由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由:名词,原由,原因。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由:介词,从。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文字。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刻花纹或文字。

至 1.险以远,则至者少 至:到,到达。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至:达到极点的。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至:与“若”连用,表示另提一事。

三 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定立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的变法的成败、教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