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是文言文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给一段文言文加标点,如何作句中停顿,这是正确理解一段文言文的前提和关键。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句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轼”是兵车前边供扶手用的横木,怎么可能登上去“望之”呢?无疑这句话的标点是不准确的。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进行“句读”呢?在这里提供七种方法以供参考。
①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如: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资治通鉴》)通观上句,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皇帝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由此,可确定如下标点:“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②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殊语序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会有很大帮助。如: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状语后置)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前为状语后置,后为主语后置)
③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
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把握文言文的这一特点,对句读很有帮助。如:
“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④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在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如: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⑤文言虚词断句法
文言虚词断句的一般规律是:
“曰”后往往加冒号,“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句号,“哉”字后面跟感叹;“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
⑥顶真修辞断句法。如:
“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文言文加标点有两个难点:
第一:从文章内容和语法角度判断一句话的语义是否完整,从而正确地使用逗号和句号。如《荆轲刺秦王》中:
[误]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正]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秦王闻之,大喜”这句话语义已经完整,所以其后应用句号。而“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是秦王发出的连贯行为,所以其间不能用句号断开而应使用逗号。
第二:从句子的含义和句子的感情色彩判断一句话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抑或是侧重疑问语气还是侧重感叹语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句话虽然有疑问代词“何”,作者的本意不是感到“长夜沾湿”太难熬了,问什么时候能捱到天亮;而是慨叹自“安史之乱”以来,社会上战乱不息、人民生活动荡不安。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穷年忧黎元”的感叹。如果说这句话包含有疑问的语气,那么这句话的语气的侧重点更在于感叹,所以应该使用感叹号结束全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