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这句话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关系。这句话是说像“板桥体”这种书法作品,不可以没有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书法体,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但既然是郑板桥的创造,那就只能属于郑板桥一人,别人去竞相模仿,那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价值。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考生可以将材料中的三句话分别进行分析,从中提炼不同的立意。
第一句话是:“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这句话说的是郑板桥书法的风格,说明艺术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读懂了这句话,考生就可以从借鉴与独创、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话是:“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句话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可立意为“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透过表面看本质”、“个体与整体需要和谐统一”等等。
第三句是:“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是说像“板桥体”这种书法作品,不可以没有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书法体,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但既然是郑板桥的创造,那就只能属于郑板桥一人,别人去竞相模仿,那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强调创新,反对模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